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特点分析与支持方法探讨

摘要:回顾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着重分析了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与特点,展望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归纳了华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在讨论华文教育的对象、教学媒介、教学内容以及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支持方法。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与特点;发展趋势;支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29—03。

一、引言。

海外华文教学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海外的一种拓展方式,也是国际性语言文化教学教育的一种交流,海外华文教育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文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汉语文化教育为主,教学主要对象是侨民和外籍华人的子女、华裔以及外国人的后代。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汉语的基本方法,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华文明的精髓,培养海外华人后代对中华文明素质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祖国的感情和促进海外华人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1]。

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五大州约计有5000万华侨华人,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约有700多万从中国大陆移居到海外成为新的华侨华人,也包括了100多万从中国大陆出国的各类留学人员,他们也给海外华文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目前,海外华文学校已5000多所,海外华文教师也达到20000多名。其中,东南亚地区的华文学校就有3000多所,相对来说,东南亚地区是华文教育的重点。然而,目前在欧美各国的华文学校也在蓬勃发展,在美国就有华文学校多于500所,学生多于68000人[3]。

2012年中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陈云林在拜访纽约侨社与侨界时,强调中国政府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视,在合作机制、基金支持、主要教材基本建设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4]。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儒沛2012年11月在广西南宁表示,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在未来五年左右将再建设300所华文学校,并将其建设为华文教育示范的示范学校,并逐步将其建设为传承中华文化的示范基地。

二、华文教育特点分析。

直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港澳地区之外,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典范国家,它从小学→中学→大学具有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马来西亚政府理解华文教育的深远意义,并重视推动华文教育教学事业。基于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存在的特殊性,致使东南亚华文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教育形式多样化。在海外,各国的华文教育办学形式(模式或体系)各有不同。例如在马来西亚主要采用母语教学,在柬埔寨主要在补习学校进行华文教育,而在泰国、菲律宾则将华文教育纳入国民体系的华文学校中。这些国家华文教育的办学形式不同,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经济实力、对外政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等因素有关。

2.教育学生国际化。改革开放30多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大,文化交流也在不断拓展,目前不只是海外华人华侨在学华文,已有数量众多的非华人子女在学习汉语。当前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老挝以及菲律宾的华文学校华文佛经学校等都有当地的非华族子女在校就读。在东南亚许多全日制华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都有非华族子女在校学习,经调查数字表明,在华文学校中的非华裔学生通常占30%~50%左右。

3.教育内容及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在东南亚地区,除马来西亚外,华文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华文学校,只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或选修课进行设置,但华文课程的课时数在逐渐加长。华文学校华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也进行了多样化改革,逐渐形成一种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良好的教学模式,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

三、华文教育发展趋势。

在近代,东南亚华文教育和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朝末年的中国政府不仅派遣官员到海外了解华侨教育的发展情况,也鼓励海外华侨要创办新式教育机构。191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了东南亚著名的华侨中学——南洋华侨中学。1888年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办了第一所比较具有完整的规章制度的学校——南华义学。1904年由张振勋等人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华文学校——槟城中华学校

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海外华人居住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取得了丰硕的华文教学教育成果。目前,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称为“独中”)60多所,华文小学有1300多所,在校学生达60多万人。此外,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多年努力创办了多所大学,如拉曼大学、韩江学院和拉曼学院、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等。这些由华人兴办的、政府认可的大学华文独立中学、华文小学以及华文幼儿园一起,构成马来西亚较为完整的华文教学教育体系。

当前,泰国的华文教育也有许多特点,即有由政府批准、民办的华文小学和中学。在各类大学机构中设置中文教育班或中文系,并设置相应的中文课程,这些大学有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等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此外经政府批准,可在国立或私立职业技术学院或技术学校举办各类中文学习培训班,以及可由各类华人社团和学术组织或华人企业创办华文学习培训机构等。

近十多年来,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规模获得显著增长。印尼政府允许印尼华侨华社创办华文学校,可在华文学校同时讲授印尼文、华文和英文。并允许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均可讲授这三种语言,为此,人们称这类学校为“三语教学学校”。印度尼西亚华人不仅创办华文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近年来还创办了若干大学,如玛中大学、雅加达新雅学院、万隆国际外语学院、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等。此外,经印度尼西亚政府批准在一些著名的国立和省立大学中也陆续设立了中文系和中文专业。

当前在全世界5000来万华侨华人中,有3000多万分布在东南亚各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大,华文的实用价值日益凸显。因此,支持东南亚华人华侨发展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东盟各国掀起的华文教育热潮,并予以积极的、有效的支持,使东南亚华文教育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存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

1.目前,虽然东南亚华文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先进网络技术应用面窄等条件的限制,致使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的态势,对于华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在华文教学方式上,一些东南亚国家已经有较大的改进,例如在华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直观动画以及远程网络等教学方式。但由于东南亚国家各地区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网络技术的普及率不高,所以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2)在华文教学内容上,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课程体系有待改进。目前,绝大多数东南亚华文学校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一些教材内容与当地华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不一致,也不适合当地课时安排和师资使用,没有考虑各地区的特殊性。

(3)在华文教学语言上,目前马来西亚国家规定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必修语。在新加坡,虽然华人占大多数,但一部分学校将英语和华语并列为第一语文,在社会上的实际情况,人们仍重视英语。所以,很难实现华文并列第一的地位。而在菲律宾,采用菲语和英语进行教学,只有在华人创办的学校,才加授华文课程。这样,就出现国立学校为双语教学华人学校为三语教学

(4)在华文教学的师资力量上,东南亚华文教师工资待遇低,普遍比中国大陆教师低,致使中国大陆很多高水平的中文教师不愿前往东南亚地区教学。当前在东南亚华文学校教学通常要求具有双语教学的能力,所以,师资数量少、教师年龄偏大等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在华校办学经费上,由于多数华文学校仍然属于民办教育机构,没有政府的国家教育经费支持,所以很多华文学校主要依靠海外华人社团和学术机构或华人教育基金会的捐赠经费或自筹资金进行办学,致使大多数华校的教育资金紧缺。

2.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仍存在如下的现实问题:

(1)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方针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南亚各国日益重视本国的民族团结,重点支持本国主流文化的教育,在经费支持和方针政策方面都有所侧重,由此而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华文教育的发展(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

(2)东南亚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已是几代之后的华裔,在他们当中已有很多人缺乏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正在逐渐减弱。

(3)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及教材问题:就目前东南亚各国的华校而言,大多数者是民办学校,而办学经费主要靠华人社团捐助支持,因此收取学生的学费也很低。由于华校教学经费不足,华文教育面临着很大压力。随着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出华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华文教育过程中出现华文教师的老龄化、断层的趋势。在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有自己编写的华文教材外,大多数国家的华文学校采用中国大陆编写的简体字汉语教材和中国台湾编写的繁体字汉语教材

(4)华文教育性质、华文学校类型多样化:当前在东南亚国家的华文学校可分为:纯华文学校华侨学校、以华文教学为主的学校以及华文补习的学校。近几年来,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在不断调整华文教育政策,不同程度地放松对华文教育的限制,虽然华文教学环境有所改善,但无法将华文教育推动至母语教育的地位。

五、支持方法。

海外华文教育作为华侨华人所在国的民族文化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在东南亚华人族群继承中华文化,以增强华侨华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使华人族群能够适应本国现代主流社会的发展,以获取更好的个人生存和发展空间。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许多国家兴起学习汉语热潮,非华裔的学生到华文学校就读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针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可采取如下的支持方法。

1.教育教学体系。将华文教育教学纳入所在国的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华文教育是一种有效措施,是保持华文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较佳选择。将华文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所在国的国民教育教学体系,是华人族群逐渐融入所在国重要基础。

2.教育对象与教学媒介语言。提倡华文教育教学的功能、方式多样化,以满足华人学生和非华裔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华文教育教学体系中,华文教育教学应根据当地华人族群的发展情况,可采用双语或三语教学

3.教学内容。构建华人族群自身文化的需求,华文教学内容应吸取华人族群文化的三种来源: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教育方式、所在国历史文化和教育方式、东南亚华人族群自身发展所形成历史文化和教育方式。

4.多媒体语文教学。重视东南亚华文教育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华文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给予支持,加快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5.教材教学方法。在东南亚华文教育资源方面,除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提供支持外,还需增强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交流小学、中学及大学华文教育的经验,探讨如何撰写适合本国的华语教学教材等。

6.教学质量。目前,在东南亚国家的许多非华文学校及学院均增设华文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协助华文教育的发展。在华文教育教学方面,必须在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也需组织专人或相关单位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材的编著,以提高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以确保教育质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