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文献综述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并从部分学者的观点中归纳出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的三个方面的影响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84856.htm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全球化   一、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背景   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对产业升级问题进行研究的源于20世纪90年代Gereffi通过20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的服装价值转移和90年代香港等地的服装生产的价值分配的模式分析认为全球产业升级有从生产领域转移到销售和品牌领域的趋势。

自此,全球价值链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产业升级的分析之中。

对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是站在价值链的低端的角度来探讨的。

John Humphrey 和 Hubert Schmitz(2000)把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联系在了一起,通过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置于欧洲模式之中,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等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如何升级和提升在价值链中控制力的问题。

Gereffi 为代表一些学者认为全球价值链理论之下,落后地区可以通过价值链中的创新机制和学习机制逐步升级本地区产业链,从而得到更为优势的竞争地位。

关于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二、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带来的影响   (一)全球价值链对产品内分工影响   Dicken(1998)认为,在考虑全球化进程的时候,要认识到全球化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

单个产业的生产链或价值链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分布于不同地理单元中的垂直组织结构,与这一产业垂直分离组织结构相切的是一个在空间上拓展开来的全球地理或区域地理空间。

众多研究都表明,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导致各个价值环节全球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的产品国际分工格局。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使得以往存在于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分工价值链在国际间的有效组合所替代,控制高增值核心环节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促使跨国公司主导的发达国家加大对设计、研发等核心环节的投入,而将一些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二)全球价值链产业技术影响   Morrison(2001)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获得和学习先进技术,并有利于技术创新。

Fonseca(2002)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不仅能获得新的技术,而且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生产环节

Stamm(2004)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干中学”,实现技术进步。

我国学者李平(2006)认为进口中间产品能够带来国外技术的扩散和溢出;王洪庆(2006)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

胡军等(2005)研究认为价值链外包体系内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知识在发包商和供应商之间进行交互和演化,企业间知识外溢和学习的反馈作用机制使创新带来的外部效应呈“乘数”放大。

陶锋.李诗田(2008)选择电子信息制造业代工最为典型的广东省东莞市105家相关OEM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倾向、知识复杂性、厂商间信任等因素对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并指出中国内地OEM企业应融入全球价值链,应该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但也有学者质疑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工中获得的技术收益。

Lall(2000)、Srholec(2007)从国际生产分工的角度出发,认为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只是一种统计假象(statisticalillusion)。

(三)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影响   Feenstra和Hanson(2001)利用要素连续统模型分析认为价值链分工既能促进发达国家也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

Amighini(2005)提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通过参与价值链分工,获取了技术扩散的利益,从而对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此提出质疑和消极态度的研究多见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文献

Gereffi(1999)、Kaplinsky & Morris(2001)、Humphre和 Sehmitz(2002)提出著名的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四种升级类型,通过对典型行业研究发现,对低级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发展中国家一般可以完成,而高级的功能升级产业升级则很难实现。

Humphrey和Schmitz(2000)指出,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工中,试图实现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升级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阻碍和控制。

从国内研究来看,宋泓和柴瑜(1999)的研究结果显示,因为外资企业只是将其产品生产过程中最终的组装工序移至中国,对中国产业的前后向关联度低,这降低了中国工业结构的整体利益。

周爱农,韩金红,王恕立(2003)认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

刘志彪和张杰(2007)、周勤和周绍东(2009)等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思路的分析也认为价值链分工对中国本土产业升级不具有必然性。

参考文献:   [1]Dicken,P.Global Shifl(3rd edition)[M].Londen:P.C.R,1998   [2]Gereffi,G1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 e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3]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4]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   [5]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