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文学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意义

摘要:东干文学在国外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国内的研究虽然只有20年的历史,但是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亚东干人一百多年来坚守着中华文化传统,比较完好地保留着晚清中国西北地区的语言、风俗乃至文化的原有风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文化“活化石”。研究东干文学不仅可以发掘这一文化“活化石”,促进中国文化研究,而且在增进中国同中亚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世界华语文学中,中亚东干文学具有别的华语文学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东干文学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对国内外东干文学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梳理,并指出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于深化该领域的研究非常必要。

关键词:东干文学;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0)3—0021—06。

中亚东干族是一百多年前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于1877年开始)迁居中亚的华人后裔,现已发展到10万余人,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境内。俄罗斯人称他们为“东干”族。

中亚东干文学由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组成。苏联十月革命前,东干族没有书面文学作品,只有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东干书面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随着东干文字的创制与东干报刊的发行而繁荣起来的。从1931年东干诗人Я.十娃子的第一部诗集《亮明星》算起,东干书面文学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了。在东干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家。如:Я.十娃子、А.阿尔布都、Ю.杨善新、М.哈桑诺夫、Э.白掌柜的、Х.拉阿洪诺夫、М.伊玛佐夫、И.十四儿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亚斯儿•十娃子和阿尔里•阿尔布都,被并称为东干文学的双子星座。东干文学的独特魅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了他们的研究对象。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东干研究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以俄罗斯汉学家与东干学者为主体,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学者都参与了东干研究。目前,东干学已经成为国际上颇具影响的一门学科。

东干文学研究作为东干学的一个分支,在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为俄罗斯汉学家与东干学者。对中亚东干口头文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些俄罗斯汉学家出于对东方民族文化的好奇,开始关注东干族的民间口头创作。系统地研究中亚东干口头文学是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东干口头文学研究的热潮,发表了一系列东干口头文学研究的文章。如Д.阿布杜林的文章《东干口头文学》(载《苏联吉尔吉斯报》1934年94期)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Б.А.瓦西里耶夫在考察资料的基础上于1931 年发表了论文《东干人(从东干考察资料来看) 》(载《东方文化和文字》1931 年第7—8 期)及《东干口头文学》(载《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通报》1932年第1卷);著名俄罗斯汉学家А.А. 德拉古诺夫发表了论文《三兄弟》(载《东方民族故事》,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37年);东干学者X.尤素罗夫发表了《东干民间故事》(载《哈萨克斯坦文艺》1941年第4期)等。Ч.张尚洛的《两个亲家打架》(东干文,伏龙芝,1937 年)与X.尤素罗夫、B.沙赫马托夫的《东干神话故事》(俄文版,阿拉木图,1946 年)两部民间故事集的出版,标志着这一阶段东干民间口头文学在资料收集与整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50年代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成立东干学部之后,对东干文学研究走上了正轨,开始科学地、系统地收集、研究东干民间口头创作。许多东干学者与苏联汉学家一起到东干民间收集、记录东干民间故事。在此基础上, X.尤素罗夫出版了《中亚民人古今儿》(东干文,伏龙芝, 1959 年)、《回族古今儿》(东干文,伏龙芝, 1960 年)、《苏联回族口传文学的样书子》(东干文,伏龙芝, 1960 年)、《抒情曲子》(东干语,伏龙芝, 1960 年)等。M.哈桑诺夫整理出版了《苏联回族口传诗文上的材料》(伏龙芝,1968 年)与《回族民人的古今儿》(东干文,伏龙芝,1976 年),他还撰写了《东干日常生活神话故事中的妇女形象》(载《苏联吉尔吉斯科学院通报》1968年第2期)等文章。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汉学家、通讯院士Б.Л.李福清与东干学者М.哈桑诺夫、И.尤素波夫合编的《东干民间故事与传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7年)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著作,收集的资料翔实,学术视野开阔。近年,东干学者伊斯哈尔•十四儿出版了专著《中亚回族口头散文创作》(比什凯克,2004 年),М.马什哈耶夫整理出版了《奶奶的古今儿》(比什凯克,2005 年)等。

随着东干书面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对书面文学研究也不断深入。东干语文副博士Ф.Х.马凯耶娃教授最早从事东干书面文学研究与批评。她的《春天的歌手———评抒情诗人亚斯儿•十娃子》(伏龙芝,1967 年)与《亚斯儿•十娃子的创作》(伏龙芝, 1974 年)两部著作介绍了亚斯儿•十娃子的生平及作品, 并高度评价了其在东干文化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她的另一部著作《东干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伏龙芝, 1984 年),是迄今唯一的一部东干文学简史。该著作介绍了东干口头文学概况,着重论述了东干书面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并详细分析了东干新、老两代作家的作品及创作个性。稍后,她又出版了专著《阿尔布都•阿尔里•阿尔撒佐维奇》(比什凯克,1997 年),对这位东干文学大师的生活和作品作了全面评述。另一位东干书面文学研究者是吉尔吉斯科学院东干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语文博士М.Х.伊玛佐夫,他的《亚斯儿•十娃子》(比什凯克,1996 年)与《阿尔里•阿尔布都》(比什凯克,1997 年)分别对两位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给予了细致的研究。伊斯哈尔•十四儿的文学评论专著《50—70 年代东干散文中的新人形象》(伏龙芝,1986 年)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东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他以此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中国东干文学研究者、兰州大学常文昌教授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版了俄文版专著《亚斯尔•十娃子与汉诗》(比什凯克:伊里木出版社,2003 年),著作通过个案分析,透视了中国文化中亚的传承与变异,揭示了亚斯尔•十娃子作品的丰富内涵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破译了其中的某些诗歌意象,凸现了中国研究者的独特视角。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东干研究是从90年代末才开始的,“主要集中在东干历史、东干文化东干语言、东干文学四个方面。” 近年来,东干文学研究在国内成为热点,并得到国家、各部委及学校的重视与支持。兰州大学常文昌教授的《世界华语文学的新大陆———东干文学论纲》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东干文学定位》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政法大学常立霓副教授的《东干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变异》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笔者的《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为兰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国内学者的东干文学学术专著有常文昌教授的 《亚斯尔•十娃子与汉诗》,在吉尔吉斯斯坦出版,并得到了吉尔吉斯科学院东干研究所所长М.Х.伊玛佐夫的高度评价;《东干报》、《东干》杂志及吉尔吉斯共和国广播电台都介绍了这部著作。这是近年来中国学者在东干文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此外,兰州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选择东干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杨建军以研究东干文学获取了硕士与博士学位,马小鹏的硕士学位论文也是关于东干文学的。据笔者统计,迄今国内共发表有关东干文学的学术论文40余篇。

最早论及东干文学的是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的论文《苏联回族文学概述》(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 年第1 期),对中亚东干文学作了简要介绍。杨峰的《东干文化东干作家文学漫议———〈苏联东干族小说散文选〉译后记》(载《西北民族研究》1997 年第2 期)阐述了东干文学的特点。司庸之的《去国万里情不改离乡百年魂尚存———中亚东干族诗歌散论》(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 期)主要论述了东干族诗歌具有明显的传统民歌特色并分析了其成因。王小盾的《东干文学和越南古代文学的启示———关于新资料对文学研究的未来影响》(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6 期) 一文从文献资料学的角度入手,提出东干文学作为新资料能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北方民族大学的学者林涛、黄燕尤、武宇林等也在关注东干文学,并发表了介绍东干口头文学及书面文学的文章:林涛发表了《东干族口歌里的民俗事象》(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第4 期),黄燕尤发表了《论依玛佐夫诗歌、小说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武宇林发表了《中亚回族与口传民歌“花儿”———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民俗文化考察》(载《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此外,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孟长勇发表了《中亚东干文学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载《外语教学》2008 年第2 期)。

近年来在常文昌教授的指导下,兰州大学东干文学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常文昌教授的东干文学研究覆盖面非常广,涉及东干文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常文昌、唐欣的《东干文学: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载《光明日报》2003—8—04),常文昌、常立霓的《世界华语文学的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之定位及研究趋势》(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及常文昌、常立霓的《世界华语诗苑中的奇葩》(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等三篇文章分别对东干文学东干诗人亚斯尔•十娃子作了定位。作者在第一篇文章中将东干文学纳入世界华语文学的范畴,认为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东干人的语言是汉语,但文字却不是汉字,主张以华语文学代替华文文学,由此突破了“世界华文文学”的概念;第二篇文章将东干文学定位为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勾画了东干文学的演变历程,把民间文学与俄罗斯文学视为东干书面文学发展的两大动因,揭示了东干文学独特的研究价值,预见了世界东干研究中中国学派形成的可能性;第三篇文章则将亚斯尔•十娃子定位为世界华语诗苑中的奇葩,并从文字、语言、诗歌的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方面论述了其诗歌的独特性。《中亚文化语境中的东干口歌口溜》(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与《中国文化中亚的传承与变异———东干与中国民间故事之比较》(载《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7期)是对民间口头文学研究。前者考察了中亚文化语境中的东干口歌口溜的特殊作用及意义,探讨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及民族特色;后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故事及其异文加以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中亚的传承与变异。《十四儿的创作与东干文化资源》(载《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论阿尔布都的东干文小说创作》(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及《亚斯尔•十娃子的创作个性与文化资源》(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 期)是个案研究文章。其中第一篇文章论证了东干诗人十四儿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 比较了他与十娃子创作的不同路径, 讨论了其作品中的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及知性化等特点;第二篇文章中认为阿尔布都的小说创作具有东干文化的“百科全书”性质,他对于本民族文化具有强烈反省意识与责任感,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丰富生动,语言鲜活,具有相当的典范性;第三篇文章认为,十娃子代表了东干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创作不仅文字和语言独特, 内容与诗形都很新颖,他的诗歌创作资源主要有穆斯林文化、俄罗斯主流文化中亚文化及中国文化资源等。常文昌、杨建军的《试论东干文学批评的形态》(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是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文章认为,东干文学批评有东干语和俄语两种形态,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此外,常文昌教授的论文《试谈东干文学的翻译》(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中华文化中亚的传承与变异———中亚东干小说的民俗色彩》(载《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及《俄风东渐———中国汉字拉丁化的由来与得失》(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第第6 期)等涉及文学翻译、民俗研究及其他方面。常文昌教授的东干文学研究论文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仔细研读东干原文作品,把文本解读与深层理论辨析结合在一起,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材料运用方面都显得精当娴熟, 体现出先生渊博的学养与深厚的学术功底。

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文学博士杨建军发表了一系列东干文学研究论文:《论中亚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渊源》(载《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与《多元文化视角与中亚华裔东干文学》(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两篇文章分析了东干文学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并把东干文学置于世界华语文坛中,对其所呈现的多元文化色彩作了详尽的论述;《中亚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一文中论述了中国文化东干书面文学的影响,并从东干文学的发展反观了中国农耕文明与口传文化所拥有的生命力;《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与地域文化》(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2 期)一文认为华裔东干文学受中国秦陇地域文化中亚游牧地域文化的影响, 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中亚东干文学对世界华裔文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中国回族文学中亚华裔东干文学》(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认为中亚华裔东干文学和中国回族文学虽然同根同源,但在民族性建构方面又各具特色,指出以互为参照系的方式观照两族文学的重要意义及其两族文学发展的新动向;《 世界华裔文学中的伊斯兰文化带》(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首次提出了世界华裔文学中的伊斯兰文化带,并分析了此文化带的艺术特质,指出发掘此文化带对世界华裔文学研究的深远意义。此外,他还发表了《东干小说的两个关键词》(载《社科纵横》2006年第4期)等文章。杨建军的东干文学研究论文把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相交汇,学术视野广阔。

上海政法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常立霓在东干文学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她已经发表了不少东干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除了前面提到的与常文昌教授合写的论文之外,还有《中国“东干学”研究述评》(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与《中国西北方言口语的艺术宝库———多元语境中的东干小说语言》(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兰州大学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郭茂全发表了《东干小说家阿尔里•阿尔布都<独木桥>语言风格解析》(载《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 年第 5期)。

此外,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了一系列东干文学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高亚斌的《论东干诗人雅斯尔•十娃子的诗歌》(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及硕士研究生李海的《阿尔里•阿尔布都小说的民族意识》(载《社科纵横》2009第4 期)、李洁的《简析阿尔里•阿尔布都小说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载《社科纵横》2009第4 期)、马玉石的《东干儿童生活与心理的生动展示》(载《社科纵横》2009第4 期)、刘文飞的《历史追忆与身份建构———中亚东干文学的一种解读》(载《社科纵横》2009第4 期)、张焕霞的《试论东干作家M.伊玛佐夫的儿童文学创作》(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等文章从不同的层面、角度切入东干文学研究,充分显示了各自的学术特色。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