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的观察体会

【摘要】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不论应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术后均须抗凝治疗。

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方法,是巩固瓣膜置换术的疗效,维系病人安全和健康的有力保障。

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服药的宣教,病情的观察,以及病人自己的信息反馈,及时的将病情变化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积极的处理,为终身服药提供客观依据。

现将08年3月—10年3月,施行机械换瓣手术172例,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观察体会回报如下。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终身抗凝华法林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72例,男78例,女94例。

年龄16—71岁,平均43.5岁。

其中,二尖瓣置换71例,主动脉瓣置换5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47例。

术后痊愈170例,死亡2例。

2护理 2.1术前宣教:华法林作为终身抗凝的首选药物,其副作用,有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便血,黑便等现象。

病人可能对这些具有恐惧心理,所以,在术前和服用药物前,我们应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充分沟通,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服用药物的必要性和副作用有正确的认识,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安心的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2.2术后服药 (1)术后抗凝治疗一般在术后第2天进行,拔除胸腔或心包、纵隔引流管后开始。

由当班护士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发放华法林药物由护士统一保管。

气管插管未拔者,可在预定时间胃管给药。

(2)抗凝开始每日或隔日抽血化验,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以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抗凝剂适宜剂量是维持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40%。

服药后12~28小时起效,36~48小时达抗凝高峰,作用持续3~5日。

目前临床最常用,国产每片2.5mg,进口药品每片3mg,医生并根据PT值和INR值调整剂量

2.3服药观察:询问病人服用华法林后,如有牙周出血,皮下出血斑,柏油样大便,尿色变红,月经增多或头痛等,都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

2.4出院服药指导:出院后一个月内,每周查一次PT,平稳以后每个月查一次PT。

如果发生下列表现及时来院处理:①刷牙时或割伤后流血不止,皮下出血斑,无故瘀伤且范围扩大。

②柏油样便,尿色变红,尿色呈酱油色等出血现象。

③女性生理期期间,月经量过多。

④头痛、肢痛、腹痛、发冷及剧痛等栓塞现象。

⑤高热或持续低热,乏力等感染症状。

⑥水肿明显等心衰表现加重。

马上到医院就诊,检查PT,停药或减药。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