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大于二 让一加一大于二

考尔是名犹太人,二战时,他和12岁的儿子考尔一起被纳粹侵略者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看着每天都有无辜的犹太人被残忍地用毒气毒死,儿子很害怕。

考尔鼓励儿子说:“别怕,只要有一线生机,都要想法活下来,虽然没了家园,但我们有的是智慧,这就是最大的财富。

记住,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就要让一加一大于二。

”   考尔虽不大懂父亲的话,但还是郑重地点点头。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麦考尔趁着哨兵打盹的机会,带着儿子幸运地逃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之后,父子俩经过千辛万苦,于1946年流浪到了美国的休斯顿,靠着当地好心人的资助,做起了利润微薄的铜器生意勉强糊口。

转眼8年过去了,考尔也长成了大小伙子,而且顺利读完了大学,而考尔并不想继续呆在铜器店,他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每天忙着找工作,先后做过汽车公司的推销员,兜售过小商品,也当过公司职员,但发财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一段时间,考尔心灰意冷,也不去上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

父亲看着儿子颓丧的模样,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儿子这辈子就有可能被毁掉,他决定和儿子进行一次深谈。

那天夜里,父亲来到儿子房间,问道:“你以前跟着我做了那么长的铜器生意,我要问问你,你知道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吗?”   考尔不耐烦地回答父亲:“别说我知道,就连整个休斯顿的每个人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   但父亲儿子的回答不满意,他严肃地对儿子说:“你说得没错,一磅铜确实是35美分,但你忘了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对你说过,一加一绝对要大于二的话,也就是说,在我们犹太人眼里,一磅铜的价格应该是35美元才对。

如果你也像别人那样墨守成规,你将永远一事无成!”   父亲的话,深深触动了考尔的心灵。

父亲走后,他静下心仔细思量,回忆着父亲这些年硬是白手起家,靠着不同于别人的生意经,让铜器店一天天壮大起来的经历,他恍悟了:机会总是青睐于那些扮演好角色的人,父亲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从此,考尔便专心跟父亲想方设法把铜器店生意做强做大。

不久,以父亲名字命名的“麦考尔公司”挂牌成立,父亲任董事长,考尔出任公司总经理。

又是20年过去了,父亲去世,考尔接替了董事长的位子,开始独自经营铜器店。

他曾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也做过奥运会奖牌,他也曾把一磅铜卖到了3500美元的天价……考尔休斯顿已小有名气。

机会再一次降临到考尔眼前时已是1974年。

那时,矗立在纽约广场的自由女神像下的废料,成了美国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社会对此反应强烈,美国政府决定向社会招标,彻底清理自由女神像下的废料

但令政府意外的是,半年过去了,没一个公司前来认标,这可急坏了纽约市政府。

当时,考尔正在法国旅行休假,无意间听人说起了这件事,他立即终止休假,匆匆飞往纽约,对自由女神像下的废料仔细观察后,又召集公司董事会,对大家说:“我决定与政府签定清理废料的协议。

”   考尔话音刚落,会场一片哗然,大家纷纷劝阻他说,比咱们大的公司都不愿意接手那活,弄不好,挣不了钱不说,还会招致环保部门的起诉惹上官司,再说,能回收的资源价值也非常有限,实在是得不偿失。

考尔信心十足地对大家说:“在我眼里,那堆废料就是一堆黄金,难道大家不喜欢黄金嘛?这个协议我签定了,谁也拦不住!”考尔找到纽约市政府,果断地在招标书上签了字。

考尔要清理废料的消息传开后,纽约许多运输公司都在嘲笑他这“傻瓜”的举动,人们议论说:他是不是脑子出了毛病,就等着看他的好戏吧。

就在人们等着看考尔笑话时,考尔已开始了他的“傻瓜”行动,他打破常规,组织员工分秒必争地对废料予以细化分类,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旧木料则加工成小自由女神像的底座;把废铜、废铝的边角料做成一个个精巧的纽约广场钥匙出售;更绝的是,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也用精美的袋子装起来,出售给纽约市区及周边郊区的花店……   考尔不仅自己带头亲自干活,而且对废料运用得当的员工予以重奖,激励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三个月后,那堆曾经无人问津的废料,都以高出原来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卖出,且供不应求。

最后算账显示,这堆废料的净收入达到了350万美元,仅每磅铜的价格,就比原来翻了1万倍。

那些原来嘲笑和看笑话的人这才如梦初醒,他们万万没想到,在他们眼里赔钱的旧废料,却在考尔的精心运作下,变成了巨额财富,不得不对考尔的卓识刮目相看。

面对成功,考尔坦然道:“父亲那句‘一加一大于二’的话,是我人生的座右铭,每当遇到烦恼或挫折时,我都会想起这句话。

”    责编/钟一)。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