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收藏的价值分析_沉香粉佛像 收藏价值

佛像是当今收藏界的热门收藏品,那么佛像收藏的价值如何?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佛像收藏的价值,一起来看看。

佛像收藏的价值。

中国金铜佛制作大约有两千年历史,但具体始于何时,尚无定论,需进一步研究。现代人将中国古代金铜佛分为汉传和藏传两大类。汉传金铜佛自东汉始造,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历史跨度漫长;藏传金铜佛像则以元明清传世品多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时期的佛造像都具有与当时社会习尚和精神相一致的特征。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瘦骨清像,让人们想起了建安风骨。唐代造像的华严大气,则体现出唐代雍容大度、海纳百川的辉煌气象。宋代的佛造像已完全世俗化,佛仿佛已走入了人间,成了人们自己身边的你、我、他,显得非常可亲、可敬。

佛像制作最初从五胡十六国开始慢慢兴起,至魏晋南北朝时达到了一个高峰。据了解,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是后赵建武四年(公元338年)的一尊金铜佛坐像。这些佛像不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对象,也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受到中外收藏界的深爱。据观察,在拍卖市场中创出高价的,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金铜佛像。在现在的市场上,一尊铜质佛像小品,其市场价格至少在5万元左右。品质上好的铜佛像,价格可达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佛像收藏的价格。

北京2016年春季拍卖刚刚落幕。由拍卖结果看,金铜佛像市场依然十分火爆。其中,嘉德拍卖的万法归一宫廷造像精粹专场成交率为80%,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成交率达到了88%;帕拉11—12世纪至稀至珍双色铜合铸释伽牟尼成道像以2530万元成交,17世纪铜鎏金财神护法一组成交于2300万元;北京东正的佛像专场中,明铜镀金道教水将像以8970万元的价格成交;保利拍卖一尊明宣德观世音菩萨坐像以4830万元成交,清雍正绿度母坐像3795万元被人请走;匡时公司的十五世纪铜鎏金无量寿佛以2817.5万元拍出,十五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佛成交于2127.5万元

佛教是中华民族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对人们的影响历史悠久,根深蒂固。两千年的佛教传播历程,以其特有的精神救赎,平抚世间的种种困惑与焦虑。而佛教工艺品作为佛教思想的载体,体现了宗教、历史、文化、工艺等多重价值,更是受到人们世代的尊崇。佛教工艺品一般可分为佛像、唐卡、法器三大类,佛像作为古代的雕塑艺术品,相对于其他古董,更多的体现出制作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精神。尤其明清时期的金铜佛像,更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工艺、材质更加讲究,也最具有观赏性,把佛教高深的哲学、美学思想都凝聚在了佛像里。

在我国,以往,佛像主要被供奉在寺院和信徒家中。20世纪6070年代,收藏佛教工艺品的藏家主要以外国人为主,拍卖场上很难见到华人的踪影。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新加坡人和中国台湾藏家开始收藏佛像。而内地人士收藏佛像大约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

在1996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曾以7.92万元拍出过一尊乾隆粉彩无量寿佛像,由于乾隆皇帝自称为长寿佛,因此御窑厂烧制了一批精致的无量寿佛像供宫中使用;在1997年翰海春拍中,一尊明木雕金漆佛像成交于2.75万元,当年秋拍,翰海一尊明铜莲花坐佛拍出了26.4万元;1998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一尊晚隋鎏金铜佛坐像以398万港元成交;1999年春拍,翰海将明永乐铜鎏金佛像拍出了66万元,创出当时内地佛像拍卖的最高价。

当时文物部门有规定,藏传佛像因为涉及民族问题不能拍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佛像市场的发展。

那时内地拍卖会上的精品佛像多来自天津市文物商店。10—20厘米高的清中、早期佛像的价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好一些的品类在2万元左右,相对于同时期陶瓷类、书画类的红火,佛像还处于冷门藏品。

随着内地逐步放开藏传佛像拍卖限制,佛像收藏开始出现明显升温,其价格也出现快速飙升,佛像工艺品开始以专场拍卖的形式出现。2004年,嘉德公司在其秋季拍卖会上,第一次推出了尊崇之美佛像艺术专场,135件佛像集体亮相,这是中国内地的首个佛像拍卖专场。其中有十多尊为藏传佛像,全场总成交额1200余万元一尊明末清初的铜鎏金松赞干布坐像最为罕见。这尊藏传佛像在1905年被法国藏家收藏,铜鎏金松赞干布坐像题材罕见,造型完美,工艺精湛,是一尊保存极佳的佛像精品,最终成交于110万元

2006年,佛教艺术品尤其是藏传佛教艺术品成为市场新宠,上拍数量和价位都有大幅度增加。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的13件伦敦斯皮尔曼家族收藏佛像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币,当其中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借1.166亿港元的成交价创下单尊佛像的世界拍卖纪录之后,佛像收藏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2006年11月,北京匡时秋拍推出般若光辉古代佛教文物专场;2006年12月,北京翰海进行佛教艺术品专拍,首推永乐气象金铜佛像专场,上拍11件明代永宣时期的佛像,多件成交价超过百万元。北京翰海在2007年春拍和秋拍中分别推出经辩金铜佛像专场和菩提主义金铜佛像专场成交率均在80%左右,两场总成交额1.3亿元。

2008年的佛像拍卖呈现降温趋势,其中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造成藏家的惜售心理,从而导致佛像市场精品数量锐减。佛像拍卖市场在经历了前两年的跳跃式发展后,进入盘整阶段,调整大约用了两年时间。

在香港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鋈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2010年开了个好头。北京翰海2011年春拍上拍了大量佛像,其中有3件佛像成交价逾千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在当年秋拍中推出观自在中国佛教造像专场,有63件拍品成交成交总额高达7388.86万元,其中有两件达千万元级别。

自2013年春拍,从拍品成交情况来看,打破了两年来国内佛像市场踌躇不前的局面,再次掀起国内佛像市场的收藏热潮。在201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最终以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单体佛像成交纪录,被佛像收藏家郑华星先生请走。在北京翰海2013春季拍卖会五觉金铜佛像专场上,郑华星先生一人获得了9尊佛像,其中以1978万元请得金铜佛像专场的封面标的伦敦斯皮尔曼家族旧藏的宋代铜鎏金苏频陀尊者。

2015年,佛像市场继续走强,越来越多的拍卖企业开始尝试金铜佛像拍卖运作。秋拍中,北京保利古董板块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斯皮尔曼家族秘藏梵像聚珍专场中,共推出12件佛像,总成交额达到1.9亿元。其中,一尊十四世纪释迦牟尼以1.035亿元成交,十四世纪交脚弥勒菩萨像和清乾隆燃灯佛分别以3910万元,3392.5万元成交

佛像收藏的行情。

佛教作为中华民族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佛教艺术品作为佛教思想的载体,更是受到人们的敬爱。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历史,以其特有的精神救赎,平抚世间种种困惑。通过艺术,呈现的是一门集宗教、历史、工艺价值的综合体,所依托的文化将随我们民族精神而存在,其生命力永无止境。

藏传佛教艺术尤以其精湛的工艺,特殊的历史背景,神秘的派系传承而得到社会的关注。藏地佛像多以金铜铸造,称为利玛。精选的材质所塑成的雕像,均谓以制作人名号或地区名称前缀,如扎什利玛、桑塘利玛等。

尤其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的藏传金铜佛像,藏地称其为永乐利玛。因受尼泊尔纽瓦尔艺术的影响,人物造型准确自然,工艺精湛,细微处纤毫毕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藏传佛教艺术品较之汉传佛教艺术品存世量大,艺术特色也更加鲜明,并拥有国际化的收藏和市场背景,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大量竞买资金涌入这一领域。

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佛像、唐卡、法器三大类为主。佛像做为主流,应该重点关注艺术审美价值高的金铜佛教造像精品,13世纪前的早期金铜佛像,以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佛像艺术品;唐卡方面,早期唐卡作品、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作品,以及艺术审美价值高?a href="奶瓶ㄗ髌方嫌惺詹丶壑?法器也有三类值得关注,制造工艺精美、用料考究的法器,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法器,以及雕刻精美的护经板等。近几年来,拍卖市场上的主流拍品是明代永宣时期的佛教艺术品,尤其有题款的精品市场更为关注,其次是清代宫廷风格佛教艺术品,以出自六品佛楼的佛像最受欢迎。

2004年以来,佛像精品一直都集中在中国境内交易,成交价格最高的佛像连续三年在中国境内产生。2004年中国嘉德[微博]、北京翰海首推金铜佛像专场,总成交额达4000多万元翰海金铜佛像专场中藏式风格占73%。2004年夺得中国佛像成交第一名的是香港佳士得[微博]秋拍中的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成交。次年北京翰海秋拍中,明代铜药师佛以1100万元成交

2006年佛教艺术品尤其是藏传佛教艺术品成为市场的新宠,数量和价位都大幅度的提升。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成交的13件Speelman收藏佛像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币。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成交价高达1.166亿港币,成为目前世界上价格最贵的金铜佛像

猜你感兴趣:

1.佛像收藏的价值。

2.藏传佛像鉴赏与收藏的简介。

3.沉香收藏价值分析。

4.奇石收藏者有哪几种人。

5.版画有收藏价值吗。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