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以及乌苏里江一带,三江平原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赫哲族特有的鱼文化传承

文化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大众深刻了解认识鱼文化;利用旅游业发展文化;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创新鱼皮制品的发展与应用。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68591.htm  关键词:赫哲族;鱼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2—0162—01   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赫哲族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都离不开与其息息相关的鱼文化,吃鱼肉、穿鱼皮、水上交通工具、民间的鱼皮画以及鱼皮工艺品等,都彰显了赫哲族特有的“鱼”风情。

一、赫哲族文化简介   (一)经济层面的鱼文化   三江平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赫哲族特有的鱼文化,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

对于赫哲族而言,捕鱼活动自古以来就是他们长年累月所从事的重要生产活动,正确的选择捕鱼的季节、工具以及地点,为赫哲族渔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捕鱼产品则是维持赫哲族人们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

以鱼为生,以鱼为娱,食鱼肉、穿鱼皮、做鱼画自古便是赫哲族主要的经济生活模式。

(二)物质层面的鱼文化   1.服饰与“鱼”。

赫哲族鱼皮制衣的服饰特点与其长期以捕鱼为业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1]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赫哲人传承至今的鱼皮服饰及其制作技艺是人类记忆的“活化石”。

鱼皮裤、鱼皮鞋、鱼皮衣等鱼皮制作的衣物不仅样式别致,做工精细,而且用鱼皮做的衣服防潮、耐水而且结实,鱼皮服饰堪称赫哲族最具有民族风情的一大特色。

2.饮食与“鱼”。

根据前人记载:“赫哲族素有鱼食民族之称,因为他们以鱼肉为主”,由于他们世代以食鱼为主,形成了赫哲族特有的烹饪鱼的方法。

[2]智慧的赫哲人因地制宜,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美食,利用各种烹饪技巧以及制作方法使得赫哲族人家中四季都飘满鱼香。

3.居住与“鱼”。

赫哲族的居住文化特征同样也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模式密不可分。

由于赫哲族所处三江平原流域,其房屋建筑既要考虑到防洪防涝又要方便于对鱼的捕捞,因此,赫哲族的房屋建设一般选择在沿江沿河地区的高处。

沿江而居,高处而建是赫哲族居住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精神层面的鱼文化   1.有关“鱼”的民间文学。

赫哲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独特的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有《金鲤鱼和黑龙》《天河》《晾鱼架的传说》《钓鱼台》等,歌谣有《渔歌》《春季捕鱼歌》《织网歌》等。

2.鱼皮工艺

赫哲族鱼皮的加工处理有着非常精湛的技艺,从选料、剥离鱼皮、熟皮、拼剪、缝纫、装饰等每一环节都具有独特的工艺,经过这些繁琐的工序加工成色彩斑斓的鱼皮服饰、造型精美的鱼骨工艺、栩栩如生的鱼皮画、花样别致的鱼皮剪纸以及神秘生动的雕塑和标本等。

此外,赫哲族还有其独特的舞蹈,如叉草球舞、鱼鹰舞、萨满舞;民族气息浓厚的体育项目,如游泳、划船、叉鱼、叉草球等,这些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赫哲族精神文化与鱼文化的密切的关联。

综上所述,赫哲族通过世世代代捕鱼的劳动实践和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的鱼文化,已经渗透到赫哲族的各个层面,使得赫哲族的鱼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有结构有内涵的文化实体。

那么,保护和传承赫哲族文化就成了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赫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赫哲族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渔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过高,一旦自然环境恶化,赫哲族文化必然受到冲击。

近年来,三江平原流域水产资源日益减少,已经无法满足和承载日益增长的捕捞和生活需要,因而赫哲族已经不再以捕鱼业作为他们唯一的生活生产方式。

20世纪90年代末,赫哲族传统经济模式从以渔业为主转变为以农业为主。

赫哲族生产生活发生变革时,鱼文化的逐渐衰落也是毋庸置疑的。

年轻一代的赫哲人接受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的捕鱼技巧和鱼皮工艺制作越来越生疏,目前,鱼皮工艺品制作工艺虽然还没有失传,但是随着老一代赫哲人的相继离世,鱼皮文化可能走向消失。

目前,精通制作鱼皮工艺品的只有少数几位赫哲族老人,有些老人还固步自封,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技能传授他人。

年青一代的赫哲人也很少有人会花费时间来关注学习这些。

淡薄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也是阻碍赫哲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大因素。

此外,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对赫哲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电视机、网络等媒介把社会的主流文化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赫哲人关注社会主流文化而忽视了赫哲族特有的文化和技艺。

三、赫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大众深刻了解认识鱼文化   大众对鱼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上,一般人也只是从朋友或者亲属口中听到过鱼文化鱼皮工艺品,并没有亲眼见到过,对鱼文化的历史以及发展更是缺少了解。

各级政府应大力倡导赫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根据实际情况下达保护发扬鱼文化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推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促进鱼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推出并举办各种鱼皮工艺品的展览会,让大众真实感受鱼文化

利用现代媒介宣传鱼文化,如制作短片视频,将赫哲族富有美丽神秘新颖的鱼文化展示给大众,是赫哲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利用旅游业发展文化   在日渐繁忙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现代人更加向往舒适闲暇朴实的度假方式,民族文化旅游便是人们的选择之一。

文化赫哲族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可以利用其打造一条独特的旅游路线,内容可以包括让旅游者亲自参与江上捕鱼鱼皮工艺品制作、渔歌互对、叉鱼叉草球、品尝赫哲全鱼宴等一系列活动,旅游纪念品有鱼皮工艺品鱼皮衣物、鱼皮配饰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带动赫哲族旅游经济发展,更能推动对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   为了保护发扬赫哲族文化,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也是一项重要举措。

聘请赫哲族老一代资深的鱼皮技艺传承人现场授课,对传统鱼皮制作流程以及工艺进行研究、讲授和传习,使更多人了解并学会鱼皮工艺,还可将这项工程设为大学选修课或艺术类的课程,培养新一代传统文化技艺的继承人。

(四)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   定期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这种比赛不仅能丰富人们闲暇时期的生活,还能够激发本民族人民对传统鱼文化学习的自觉性与传承的欲望,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文化

大赛可以设以下四个项目。

一是传统鱼文化比拼。

赫哲族与鱼相关的神话、传说、诗歌、谚语等各种文学体裁的传统民间文化多不胜数,可以通过抢答和笔试两方面来进行比拼。

二是民族才艺展示。

这部分分为两个内容,赫哲族渔歌的演唱和赫哲族民族舞蹈展示。

三是鱼皮工艺品制作

参赛人员利用提供的材料现场制作鱼皮工艺品,征集更多做工精细、样式新颖的作品。

四是体育竞技。

分为两个项目,划船和叉草球。

这两项是赫哲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体现出赫哲族与鱼相关的体育文化

(五)创新鱼皮制品的发展与应用   在当今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鱼文化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可以在赫哲族生产生活转型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文化,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被现代人所接受喜爱。

1.将鱼皮制品应用到室内装潢中。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室内风格是人们所追求的。

因而,可以将鱼皮制品应用到室内装潢中,如鱼皮画,各种鱼皮装饰等。

2.发展鱼皮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鱼皮制品发展赫哲族特有的文化产业,将会在我国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并且具有很大的利润及发展空间。

发展鱼皮文化产业,以鱼皮市场需求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鱼皮的生产力,从而带动鱼皮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谭 杰.赫哲族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J].学术交流,2012(3).   [2] 凌纯生.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册)[M].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   [责任编辑:谭志远]。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