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主题出版的选题特点、矛盾及对策

[摘 要] 自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提出实施“主题出版”工程以来,新闻出版业围绕不同时期、不同年度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坚持导向,坚持创新,唱响主旋律,营造社会氛围,使主题出版成为中国特色道路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本文梳理主题出版不同阶段的选题内容及特点,分析主题出版选题开发存在的矛盾,并提出对策建议。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主题出版 选题策划 合力效应 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1—0033—05   [Abstract] The official formulation of“theme publishing”was derived from the Theme Publication Project implemented by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in 2003, which proposed that“the theme publication”is subject selection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major events, great activities, important themes, vital theoretical issues and others of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 at the 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This paper divides the theme publication from 2003 into three stages and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me publishing topics in each stage.The article analyzes challenges of the theme publication topic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me publishing Topic planning Combining ability Top design   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主题出版工程,正式形成“主题出版”的提法。

主题出版是聚焦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各方面,围绕其中涉及的重大理论、热点事件、重点题材等,针对特定主题、活动等开展的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出版活动。

15年来,新闻出版业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不同时期的主题、主线,坚持导向,坚持创新,唱响主旋律,营造社会氛围,主题出版选题策划实施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基层”的思路逐渐清晰,并围绕着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工作主线,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打造了一系列畅销图书,效能发挥越来越强大。

本文对主题出版选题在15年间的发展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主题出版三个发展阶段的选题特点   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统计的历年主题出版选题数量,并参考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主题主线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本文将主题出版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2003―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和快速发展期(2013―2017年)。

主题出版选题在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 2003―2006年主题出版选题特点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发展成就。

从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各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中指明的党和国家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便成为一定时期内新闻出版工作主题和主线。

根据CIP中心数据统计,2003―2006年我国主题出版选题数量从489种增加到734种。

2003―2006年处于“十五”时期,主题出版配合党和国家工作主题和主线,以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营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发展稳定的文化舆论环境为目的,选题策划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展开,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时代性,品种丰富多彩,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具体来看,这一时期主题出版选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配合党和国家工作主题主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选题

如天津社科院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策划推出的《科?W发展观研究》《我看中国经济》等主题出版物,充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二是马列、毛、邓相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选题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十年》(人民出版社)、《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都是理论性、实践性和总结性兼具的专著。

三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选题

一时期,对我国现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较多,如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因此这类选题成为本时期主题出版的亮点。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纷纷推出相关图书,典型作品如《毛泽东传(1949―1976)》《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邓小平在上海》《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等。

四是重大理论问题的相关选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都策划了不少关于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选题,如反响较大的《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应急研究丛书》,关于西部建设的选题等。

一时期主题出版工程实施的初始期,选题策划具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

第一,精品意识贯彻主题出版流程始终。

不少出版社把主题出版当做精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出版选题策划、组稿、项目实施、宣传推广,都按照精品工程的要求来开展和落地。

很多出版单位策划了规模化、系列化的主题出版选题并将之打造为拳头产品,不仅优化了选题结构,推动出版社从数量规模型企业向质量效益型企业转变,而且带动了相关产品出版,全面打造了出版社品牌。

精策、精编、精制,成为不少出版主题出版选题的实施目标。

如上海市突出标志性、原创性、外向性,实现重点选题滚动开发;重庆市实施精品图书“局长工程”;吉林省以精品、重点图书选题为龙头,打造国家重点出版工程。

第二,选题策划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满足读者多层次需求的选题明显增加。

“三农”图书不断推出,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出版方向为一批农业出版社充分践行。

1.2 2007―2012年主题出版选题特点   2007―2012年是中国主题出版的成长期。

一时期,我国经历了十七大召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大理论、重大热点不断。

这些都为主题出版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截至2012年底,主题出版选题数量增至1608种。

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这样评价这一时期主题出版工作:“主题出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主题出版充分配合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大提升了主流价值与主旋律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为推动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时期主题出版选题主要涉及四大主题

一是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和一系列重大活动。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全国200多家出版社组织策划了1000多种选题,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如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当代中国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推出的《社会主义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共和国60年记忆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图志》《执政中国》《复兴之路》等。

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新闻出版界也全面筹划,积极配合,策划出版了不少选题,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汶川特大地震抗灾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出版界更是充分发挥了“螺丝钉”与“扩音器”的作用,充分地组织动员,引导舆论,彰显了主题出版的宣传作用。

二是重大理论及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中,势必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出版界立足于实际,放眼于理论研究,编辑出版马列原著新译本,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探索发展

同时,策划出版了一批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兼具经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选题,如《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当前社会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难点解析”丛书》《中国经济问题丛书》《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国精神读本》等。

三是全民思想道德教育及素质提升。

这类选题面向大众,重视读者需求,注重表达方式,主要功能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农民科技致富。

如《祖国在我心》《青少年科学与人文素养丛书》等一批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选题,《“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新农村新青年文库》等一批服务农民的通俗选题,都深受欢迎。

四是“走出去”。

一时期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重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国际塑造,因此,出版策划了一批弘扬中华文化,易于被外国读者接受的图书选题,同时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外国优秀出版物,“走出去”项目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规模化,如《大中华文库》、《文化中国》(英文版)等。

一时期,由于政府加强了对主题出版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各出版机构也加强了对主题出版的资源整合,主题出版选题策划体现出两个特点。

第一,精品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国家、省(市)、出版单位三级精品出版机制,以国家规划带动精品出版,规划引导精品生产。

如2007年设立国家出版基金,2009年启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这些举措在鼓励文化创新,推动优秀原创图书策划出版,建立原创出版的长效激励与评价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原创出版物的出版

国家出版基金十年来资助3300多个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能代表重大理论与重大问题研究成果的优秀出版项目,其中近500项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

第二,出版机构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推出主题出版重点书系,形成合力效应。

随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航空母舰”的诞生,出版企业得以整合不同出版机构或同一集团内部不同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如作者资源,编辑、印制、发行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等,联合推出重点书系,以达到最大传播效果,营造最大声势,引导最强舆论。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实施的“双推”计划、“先畅后销”畅销书推广计划,就是充分利用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图书产品线丰富、新书好书频出的特点,对集团主题出版图书定期进行推荐。

1.3 2013―2017年主题出版选题特点   2013―2017年,主题出版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中心统计,从2013年到2016年,主题出版选题数量从2190种增加至2297种。

尤其是近三年以来,主题出版的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累计销售超过50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版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全球各??语种累计销售600多万册。

一时期主题出版在配合党和国家工作主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反映了时代特色,宣传了时代成果,弘扬了时代精神,唱响了时代旋律。

一时期主题出版选题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选题,包括读本、讲话及各种彰显主流思想价值的理论读物,如《之江新语》《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等。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选题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家风文化》等图书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最美中国人》等以连环画、文学作品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是关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成就的选题

比如《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等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成果的选题,《中国道路丛书》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最新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的选题

四是关于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选题,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文献集成》等图书很好地配合了抗战70周年的宣传活动,让中国人民牢记耻辱,不忘抗日;《讲述西藏》一书由纪录片改编著而来,通过西藏六十多年的变化和发展反映新中国成立65周年的改革成就。

一时期主题出版工程实施已十年有余,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企业已逐渐摸索出一定规律,有力地推动了主题出版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3―2017年主题出版选题策划上呈现出两个特点。

第一,规划引导更加给力,合力效应更加显现。

一时期,新闻出版业按照党和国家的新任务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各项要求完成党和国家的宣传任务和出版任务,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对主题宣传、主题出版工作的规划引导。

首先,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出版单位和相关文化企业积极主动策划和申报主题出版选题

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发布纪念性主题出版选题申报通知的时间节点大大前置,由原来的提前几个月前置到提前一年甚至五年,“十三五”选题规划明确把主题出版列为11个子规划之首。

其次,加强选题引导,遴选重大选题,精心组织,动员行业力量全面参与,以最大发挥主题出版的合力效应,发挥重大主题出版物的主题效应。

为追求主题出版效应的最大化,针对某一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主题宣传与主题出版通常相互配合,全面展开,立体宣传,形成共鸣。

如辛亥百年时,17家出版社共同策划了《辛亥革命全景录》丛书,充分发挥了合力效应。

再者,加强资金引导,国家出版基金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方式,由“事先补助”转为“事后补助”,既达到主题出版对时、度、效的时间要求,又有效缓解了项目承担单位的资金压力,推动项目实施。

最后,加强“走出去”引导,在“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的基础上,新增“版权奖励计划”“丝路书香工程”等项目资助,有效地推动了主题出版“走出去”,扩大了主题出版的国际影响力和主旋律的国际传播声音。

第二,借融合发展东风,以新型态传播主流声音。

随着科技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主题出版越来越多地运用新兴出版形式,以新的产品形态出现,在配合党和国家主题主线方面发挥作用。

不少出版单位以主题出版重大出版项目为抓手,策划数字出版产品,将传统出版中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诸多优秀作品同时以数字出版的形式表达出来。

主题出版类数字化产品大量上线,提高了主题出版的时效度,丰富了主题出版物的传播渠道和阅读体验。

如人民出版社“党员小书包App”和“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系列App版图书”、“迎接十九大学习经典著作U盘书”系列电子出版物、学习出版社“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线出版学习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数据库”等。

2 主题出版选题开发面临的三个矛盾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主题出版已形成规模,选题日益丰富,开展主题出版活动成为各出版企业挺拔主业、创新选题和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主题出版选题开发也面临一些矛盾。

2.1 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近年来出版社推出不少主题出版选题,想借助主题出版打造亮点,获得双效益。

但是,主题出版在政府相关机构的组织引导下和相关媒体的炒作推广下,容易让人产生销售量大、销售火爆的错觉。

在总结2008年奥运图书出版得失时,多家出版社表示,库存大增主要是因为奥运主题相关图书的销售不如预期。

在具体运作主题出版选题,尤其是时效性较强的选题时,往往由于生产规模过大造成两种后果:一是选题“撞车”,同质重复,使得同类图书竞争激烈,图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二是内容空洞,情节重复,角度雷同,难以引起读者共鸣,加大无效供给。

2.2 严肃性与大众化的矛盾   主题本身的高端、宏大等特点决定了主题出版选题的严肃性。

随着主题出版发展的深入,主题出版逐渐进入“调整及成长期”,主题出版选题本质上要求强化严肃性,但也要面向大众市场。

如何把握严肃性与大众性的结合点,如何在主题严肃和市场盈利之间恰当取舍与合理定位,这是主题出版长期面对的两难抉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出版选题理论性强,容易陷入唱高调、说空话、说大话及宏大叙述模式的出版套路,使读者产生敬而远之的情绪;二是主题高大上,通俗版本少,在选题开发过程中容易习惯性地注重国际视野、大国战略,偏重思想的厚重性和?W术性,强调宣传功能,而忽视市场需要,缺少通俗接地气的版本。

2.3 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   主题出版的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主要指主题出版活动本身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而主题出版任务具有长期性,主题出版物本身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主题的时效性与主题出版任务的长期性之间存在矛盾,主题活动的时效性与主题影响的长期性之间存在矛盾,出版社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主题出版选题的前瞻性,如果不能充分挖掘选题的深远影响力,就容易造成选题资源的浪费,并扩大矛盾。

3 加强主题出版选题开发的对策建议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重大战略研判,鲜明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宣示了新时代党的使命。

十九大报告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主题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规律来看,主题出版活动将长期存在;从中国在下一个五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战略目标来看,主题出版将会发挥更强、更大、更全面、更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主题出版选题开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政府管理机构要明确导向意识,做好“顶层设计”   “自2013年,主题出版呈现一种趋势――从以出版业自下而上报批选题的‘基层探索’为主,逐渐强化为以国家管理层自上而下总体策划的‘顶层设计’为核心”[1]。

主题出版的题材、使命、作用决定着主题出版是一种自上而下为主的发展模式。

管理机构首先要明确导向,领会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全局视野出发,有效谋篇布局,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

“保持战略定力,矢志不渝地坚持挺拔出版主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严格导向管理,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

明确导向意识,做好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的要素中,要重视考核机制和评奖机制两者的导向作用。

3.2 出版企业要对接国家战略,集中力量推?又魈獬霭?   出版企业要利用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建立健全主题出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策划机制,抓好人员、资金、时间、质量四个落实,制定评奖推优、业绩考核、收入分配、职称晋升等配套措施,全力推动主题出版

出版单位还应统筹各方力量推进主题出版

应该建立主题出版协同推进体系,既要发动主管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门、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策划、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权威研究部门的智库作用,走出“重大主题出版物由中央主要出版社”承担的认识偏差,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做好“谋全局者”。

3.3 地方出版社应注重彰显地方特色   地方出版社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要求,从地方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上选材取料,从地方党史资源、文化底蕴、时代精神中汲取养分,发挥差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3.4 主题出版应主动与数字出版进行融合   主题出版应结合特色资源,形成具有长期品牌价值的数字出版作品。

许多出版社的实践证明,数字出版的合理应用和积极参与,会极大增强主题出版的声音与效度。

“要掌握融媒体的传播特点,找准数字出版和新闻传播之间的不同定位、特点、规律。

逐步实现形态转化,把出版成果通过媒体传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在实现主流价值传播中更好地探索和运用融媒体的传播模式”[3]。

3.5 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出版导向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读者群与出版物“牵线搭桥”。

主题出版不仅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要为人民书写、让人民满意。

出版单位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在时代大背景下选取百姓视角,注重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力求吸引人、感染人,努力让“重大主题”成为社会主流。

注 释   [1]范燕莹,涂桂林.主题出版:“接地气” 赢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5—12   [2]管昕.纪念日活动推动主题出版发展[N].新华书目报,2015—05—11   [3]李建红.探索融媒体新形态 创新主流价值传播新模式:专访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J].出版参考,2017(1):9—12   (收稿日期:2017—11—1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