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警惕“黄昏现象”

糖友们对“黎明现象”可能都有所耳闻,也会小心提防。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病人黎明时分出现的高血糖症。

这类患者白天时血糖控制还算满意,就是每天早晨血糖很高。

仔细的测定血糖可以发现,患者前半夜血糖还不太高,大概从清晨4时许血糖逐渐升高,到早晨查血糖时,血糖已经相当高了,这就是所谓的“黎明现象”。

毕业论文网   “黄昏现象”与“黎明现象”的情况相同,是黄昏时候出现高血糖现象

为什么这两个时段较其他时段特殊呢?这与人体内的生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有关。

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分泌生糖激素从零点开始增加,至凌晨4:00~6:00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下午的17:00~19:00是生糖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来保证血糖的正常。

但是糖尿病患者却因为其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抵制生糖激素带来的生糖作用,而药物使用时未能考虑到这一点,药效不够而导致。

胰岛素分泌生糖激素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是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也有些患者黄昏现象”发生得较晚,为睡前高血糖

目前“黄昏现象”没有一个规范的诊断标准,但通常认为餐前或睡前血糖高于饭后2小时血糖1~2mmol/L的,为“黄昏现象”。

黄昏现象”和“黎明现象”一样可以避免,只要药物监管到位,药效时间把握准确便可。

也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应对“黄昏现象”。

1.可将午餐分两次吃,避免一次血糖过高的情况。

2.注意运动,在午饭后2小时做30―60分钟的运动。

一般每分钟步行100步为一个运动单元,可以消耗热量80~100卡,有效降低血糖

3.可在午餐前改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或优泌乐。

4.可在早晚餐前用磺脲类降糖药,在早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亦可在午餐前使用餐时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5.2型糖尿病患者生糖尿病“黄昏现象”的人较多的,注射胰岛素时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6.病友也可以将详细的血糖情况交给医生,让医生帮助调整用药,通过药物避免此现象

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时有症状发生,而高血糖极可能毫无察觉,所以要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还是要注重血糖的监测。

只有监测到位,自己充分了解自身的情况,才可能避免所有的危险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