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想接触进化论

[摘要]胡适文学发展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与价值准则。胡适提出:思想文化思潮能够影响文学进化中国文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文学作品熔思想、学术、文学、审美于一炉,已凝固成为综合型的思想文化载体,只有接触不同的思想文化思潮并与之相互不断冲撞、吸收、渗透、融合,才能够不断推动文学进化、发展,否则就会停止不前。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国文学就“相接触佛教经典,引入新的思想文化思潮,破除了凝固僵死的文学观念,形成新的文学思想,创造新的文学意境,促进文学思想进化,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胡适文学发展;佛教经典;文学接触文学思想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新青年》的‘新青年’元叙事研究”(13BXW007)。

[作者简介]严慧(1978—),女,文学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665);。

庄森(1968—),男,文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研究员(贵阳 550025)。

文学进化庄森:《胡适文学进化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是胡适文学思想的基本理论。胡适曾强调:“胡适文学的态度,始终只是一个历史进化的态度”。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申报》1923年2月《最近之五十年》专辑。,坚信“文学乃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人类生活随时代变迁,故文学也随时代变迁,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周秦有周秦的文学,汉魏有汉魏的文学,唐有唐的文学,宋有宋的文学,元有元的文学”。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9月15日。,并指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

庄森:《胡适文学自然进化论》,《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一是文学接触进化胡适认为:文学的自然进化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直不停地向前发展。“一种文学有时进化到一个地位,便停住不进步了;直到他与别种文学接触,有了比较,无形之中受了影响,或是有意的吸收人的长处,方才再继续有进步。”。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9月15日。影响中国文学进化文学接触主要有三种:一是民族间的文学接触

严慧、庄森:《胡适的民族间文学接触进化论》,《安徽史学》2014年第2期。;一是国家间的文学接触——胡适文学能否自由表达情感、思想作为衡量文学进化的标准,发现西方文学已经进化到高级阶段,中国文学相比较还停留在较低级阶段,指出中国文学只有“相接触”外国文学,才能输入文学新观念。

庄森:《胡适的新文学观念接触进化论——胡适的国别文学接触进化论之一》,《东吴学术》2014年第6期。、新文体。

庄森:《胡适的新文学文体接触进化论——胡适的国别文学接触进化论之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新题材。

庄森:《胡适的新文学题材接触进化论——胡适的国别文学接触进化论之三》,《关东学刊》2016年第8期。;一是文学佛教经典的接触佛教经典既是佛教教理、教义的载体,也是特殊的文学叙事文本,更是一种思想文化思潮,中国文学佛教经典“相接触”,“有意的吸收”佛教思想文化的“长处”,并融合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结果便是给中国文学史上开了无穷的新意境,创造了不少新文体,添了无数新材料”。

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成为推动中国文学理论、文学样式及文学题材等“继续有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

胡适认为,中国文学佛教经典“相接触”促进了文学思想进化文学思想文学审美、文学实践、文学意识等的高度概括,是文学的理论形态,总与一定的思想文化思潮密切相关。文学思想的形成、建构、丰富、发展、嬗变等过程,一方面在总结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又受到文化传统、社会风尚、哲学思想文学思潮、时代精神等思想文化的影响而演变。

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文学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学作品熔思想、学术、文学、审美于一炉,是综合型的思想文化载体,文学理论与哲学、历史、文化理念浑然一体,“经常作为既定真理的核心陈述为后世批评提供基础。”。

[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汉代,佛教中国发展迅速,“从汉桓帝到献帝的40余年中,译为汉文的佛教经典54部74卷,知名的译者6人;唐《开元释教录》(简称《开元录》)勘定为192部395卷,译者12人。这标志着中国佛教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汉译佛教经典中,《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都“用幻想示现种种境界、种种行事,证明行者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从而激励勇猛精进,修习佛教,超度众生。所谓‘般舟’,意为‘佛立’‘佛现前’。修此‘三昧’在于使‘十方诸佛’在虚幻想像中出现于行者面前。此经中还特别宣扬,只要专心思念西方阿弥陀佛,并在禅定中得见,死后即可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这为中国的净土信仰奠定了基础。但这种禅定也提供证明,‘佛’不过是‘心’的自我创造,本质也属空无,所以在理论上,与般若类相互补充。”。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0、92页。这种佛教思想文化思潮为中国文学打开了一座思想宝库的大门,“促进产生了中国文化中新的表达、母题、情节和叙事。这些作品包括关于灵魂不灭、众生皆有佛性、净土(如昙鸾[生于476年]的《净土论注》)和西方佛国等的论著。这些文本并不限于特定宗派。这些生动教义的讨论和论辩经常越出佛教之外,成为儒家、道家和其他学派思想论辩的一部分。结果,虽然佛教中国总是不断地遭到迫害和压制,但是至公元八世纪,佛教就已经被借用至中国社会,成为寻常话语的一部分”,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