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论

内容 摘要:近期汇率制度改革在国际 社会 引起广泛关注,在面对各界舆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我国适时的将盯住单一美元的浮动汇率改革成 参考 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本文通过 分析 两种汇率制度的利弊性,推出汇率制度选择的 影响 因素,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正确性,最后强调世界多极化的 发展 需要我们努力迎合国际 经济 发展环境,汇率改革也是一种顺应 时代 发展的选择。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论文网。

关键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篮子货币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说法广泛存在于国际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日益高涨。迫于国内外的种种压力,我国政府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选择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在2005年7月2l日19时, 中国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其实,我国此次汇率改革选择的方案并不是盯住美元的单一升值,而是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弹性汇率机制,将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具有很强的机制改革的意味。这符合我国汇率改革 问题 上“重在调机制而不是调水平”的一贯立场。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并不是人民币是否应当重估,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应采取固定汇率机制还是浮动汇率机制。换言之,汇率水平只是最终的结果,形成汇率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权衡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最终选择一条适合国情的汇率制度的道路才是明智之举。      两种汇率制度利弊的比较      固定汇率制   在国际 金融 史上,一共出现了两种固定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880—191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945—1973年)。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它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其优点在于它的变动较为固定的汇率有利于投资者核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从而有利于吸引外资。而且在经济发生较大波折的时候,由于政府总是使用一定手段进行制约所以不会轻易引起通胀,加大风险。 论文网   固定汇率制也有不利影响,由于其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而政府在制定汇率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国际收支的平衡,如果出现逆差时,就需采用紧缩的措施,减少进口和国际开支。而这样实行往往又导致内部不平衡,失业增加,生产下降。或者说,固定汇率很难同时维持内外部都平衡,而且在指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特定的组合来解决,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在我国,固定汇率制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大量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能够克服固定汇率制的不足,一方面,它能够灵活的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更具有市场性,从而反过来自动调节外汇供求;另一方面它能够使货币政策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名义(和实际)汇率的大幅波动可能扭曲资源配置,汇率的随机性和通货膨胀偏向较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货币当局虽然干预外汇市场,但不捍卫任何确定的平价,干预的频率根据汇率目标而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主要缺点是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缺乏透明度,可能引起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它与自由浮动汇率的区别在于它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即货币当局根据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来公布汇率,允许其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上下浮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合理和相对稳定。    毕业论文。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