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列入语文教学的目的。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大纲先后有四十多处从听说读写诸方面提及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强调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而学习习惯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我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要从养成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入手。心理学认为,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或倾向。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自动化”,从而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中外教育家都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认为,如若缺乏内驱力,则习惯巩固习惯巩固,则学习等于零。他把一切的学习都归结为习惯的形成和习惯巩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则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的观点,强调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如: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竞赛,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的说了一件事:那天在轮船上,晚餐后,同学们都在甲板上观看风景玩去了,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那个老师的孩子就独自到船舱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