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的体外循环配合1例

动脉离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的体外循环配合1例 毕业论文网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470-01   【关键词】主动脉弓;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离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常与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合并存在,在所有活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约占l%[1]。

我院在体外循环下为一患者行一期矫治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1岁,41kg。

患者入院后查体发现双上肢血压差别,右上肢血压增高,左上肢血压降低,行胸部MRI检查发现主动脉弓中断,左锁骨动脉及降主动脉通过动脉导管由肺动脉发出。

血管造影发现右头臂干动脉左颈动脉由主动脉弓发出,主动脉弓在左颈动脉与左锁骨动脉之间离断

降主动脉血流主要来自侧枝循环经过左锁骨动脉逆流供应,可见血流由左锁骨动脉通过动脉导管向肺动脉分流。

动脉压力88/21mmHg。

诊断:主动脉离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

2 方法与结果    本例患者体外循环使用JostraHL20心肺机,希健—Ⅰ型膜肺,科威超滤、预充采用乳酸林格氏液、万汶、甘露醇、地塞米松、乌司他丁、抗生素、红细胞,预充液中加入肝素1mg/kg。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胸骨正中切开,全身肝素化,插上、下腔插管,在升主动脉及股动脉分别插灌注管通过“Y”型三通与体外循环动脉管联接,主动脉根部插心肌停跳液灌注管,建立体外循环

转流开始并降温,血液经升主动脉供应大脑及上肢,经股动脉供下肢,转流中分别监测右上肢和左下肢动脉压。

温度降至22.7℃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1:4冷血停跳液15ml/kg,心脏停跳,动脉流量降至40ml/kg/min,阻断钳夹闭动脉导管即降主动脉侧,切开肺动脉,将动脉导管动脉侧与肺动脉彻底离断,人工血管连接主动脉弓远近端,修补室间隔缺损,对增粗的主肺动脉进行缩窄处理。

缓慢复温,并进行超滤,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

上肢MAP维持在43~88mmHg,左下肢MAP在50~99mmHg,转流时间23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9min,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出ICU,第10天出院。

3 讨论    IAA是指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之间管腔的延续性中断,是主动脉弓的解剖分离,为罕见的血管畸形。

1959年Ceioria[2]等将IAA分为三型:A型为左锁骨动脉远端离断;B型为左颈动脉与左锁骨动脉之间;C型为无名动脉左颈动脉之间。

本例属B型,B型IAA位于左颈动脉与左锁骨动脉之间,术后通过吻合血管的血流供给左上肢、双侧下肢,因此B型患者必须同时监测右上肢、左上肢与任意下肢血压。

IAA一期根治术手术成功的最显著标志是上、下肢动脉血压的差值明显缩小或消失。

通过观察压差的变化,以判断吻合血管的通畅度。

动脉离断病人心脏及大血管畸形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

体外循环过程中内环境的调整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

因此,体外循环应选择性能好的人工心肺机及膜肺。

本例患者中断部位位于左颈动脉和左锁骨动脉之间,术前应行右侧挠动脉和左股动脉穿刺测压,术中需阻断降主动脉,为保证下半身血液供应,防止脊髓和肾脏损害,在升主动脉和右股动脉插两根动脉灌注管,上、下腔静脉插管,转流开始升主动脉、股动脉同时转流降温,达到均衡降温。

本例患者年龄较大动脉导管组织可能过脆,需在深低温低流量下切断缝合。

由于手术复杂,体外循环时间较长,转流过程中要注意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转流中应密切监测上、下肢平均动脉压,防止上半身压力过高造成脑损害,密切监测下肢温度和尿量。

参考文献   [1] Sandhu SK,Pettitt Tw.Interrupted Aortic Arch[J].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 2002 Aug;4(4):337—340   [2] Celoria GC,Patton RB.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aortic arch[J].Am Heart J,1959,58(3):407—413      作者单位 264000 烟台毓璜顶医院麻醉科?1    2640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手术室?2。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