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的后病【出身与“×零后”】

出身、“×零后”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讲,也许有点意思。

先说出身,大概与“×零后”沾边的人,对这个词的重要性都没有体会,“70后”、“80后”,凡是爱以“×零后”自称的人,都没有“出身”体会。

所以,也可以把如今活在世上的中国人分成“被出身”和“不讲出身”的两种人。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填写各种不同的表格

从能够填写表格起,表格上的栏目就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出身、民族……出生与出身是不一样的,出生是自然属性,出身社会属性。

歌星毛阿敏有首老歌:“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凡是填过家庭出身表格的人,都会想到另一重含义。

今天人们不讲这个了,社会也就更进了一步。

也许年轻人会说:“这有什么好问的?英雄不问出处,何况还是个人的隐私。

”这就叫没有体会了。

家庭出身是什么?是阶级大搏斗时期的战斗口令。

这么讲吧,看过《智取威虎山》吗?占山为王的坐山雕,一见人就说:“天王盖地虎!”那是黑话,问明你是什么来路

家庭出身,就是阶级搏斗时期问明来路的简易方式:“你是哪里来的?家里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当兵呀?”那时候找工作,不投履历表,主要是说明来路,哪个阶级的?什么阵营的?问明白才知道可不可靠呀!   这个方法也好,三言两语,知道底细来路属于哪个阵营,换上军装发上一杆枪,就成自己队伍里的人了。

只是――世界上就怕出现“只是”这两个字――只是全国解放了,新政权也成立了,从管一支队伍变成管天下的百姓,还是用此方法,档案履历表的头一行还是“家庭出身”。

这就厉害了,一出娘胎就被拨进那个特定的“成份”里去,父亲是地主子女就是地主子女,孙子也是地主出身”;爹是贫民子女贫民子女,孙子也是贫民后代。

直到搞起文化大革命,人与人之间,首先不说这个人怎么样,而是说他的爸爸和爷爷怎么样,红五类、黑五类,斗得天翻地覆。

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壮大”革命队伍的好法子“讲出身”,到了执政管天下的时候,就变成了人与人生而不平等互相对立的“血统论”。

这种战时动员需要的“出身”优先的思维方式,在和平时期能够继续,除了形而上学没有因形势和工作中心转化调整政策外,“出身” 也是一种旧传统中的重要理念。

显贵们讲血统,老百姓也续家谱传香火,讲究的是有来路,传承有序,对得起祖宗。

战争时期阶级搏杀的硝烟里按“阶级成份”生出的“家庭出身”,很长时期成为新式血统论,束缚着社会的发展。

这个格局下,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依据纵向时间划开,你的父亲是地主,那么你排在这个队伍后面,哪怕你没有一寸土地,你儿子也是“地主出身

人与人之间的那条沟,叫阶级!   改革开放了,观念更新了,长期趴在履历表上的“家庭出身”消失了。

东风吹战鼓擂天天讲斗争搞运动的中国人,开始讲和谐讲稳定,讲小康讲发财,尽管,天下还不算太平无事,尽管初尝温饱的人们还并非个个是雷锋,但平等共享成了全社会认同和追求的目标。

也就是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新词“70后”、“80后”等新新人类的说法。

这说法有趣,它最早是一个群体自我强调的“代沟”,期望社会予以应有的重视和了解。

于是有了“70后”,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履历表上没有“家庭出身”栏的新人!随之“80后”、“90后”也都出来了,就像刘翔面前的跨栏,横在不同的群体间。

这种区别实际上是新生一代对自己的强调,但是“70后”完了又“80后”再“90后”,这强调也随着“后”越来越多而淡化了色彩。

出身”退场了,这种以纵向的延续方式划分人群的思维,强调了传承与继承,是阶级社会的特点。

“×零后”热闹许多年了,这种以时间横断面划分人群的方式,是现代社会新旧更替快捷的表现,也是消费与商业时代追求创新和新机遇的自我定位。

纵的延续让位于横的断裂,有趣的社会学线条,构成不同的人生坐标。

在这样的坐标里,人们是找到自己还是迷失自己了呢?   【选自《求是理论网》】。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