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一站式护理

不管宝宝是第一次发烧,还是第N次发烧家长担心的心总是不变的,即使已经经历过几次宝宝发烧家长仍然不放心:万一这次不一样呢?在这里,我们给你提供的是一站式护理建议,让你在面对宝宝发烧时,尽管心里仍然着急,但不会过于慌乱。

宝宝发烧,你怎么做? 毕业论文网 /6/view—11564963.htm  1.宝宝发烧了,你怎么做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 79%   用冰袋敷头 39%   洗热水澡 23%   用酒精擦身 15%   2.宝宝发烧最好用物理降温,尽量不吃药。

对 84%   不对 16%   3. 是不是宝宝体温越高表示病得越严重?   是 41%   不是 59%   4. 宝宝发烧时,你最关注他的是什么?   精神是不是好 65%   体温有多高 30%   饮食是否正常 5%   5. 宝宝体温超过38.5℃要给他吃退烧药

对 82%   不对 18%   6. 宝宝发烧后,喝水比吃饭还重要。

对 91%   不对 9%   7. 宝宝发烧多长时间后,你会带他去医院?   刚烧时 12%   1天后 46%   2天后 19%   3天后 23%   8. 你通常习惯给宝宝使用哪类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58%   新型电子体温计 23%   耳温计 16%   肛温计 2%   9. 宝宝一次发烧,你们通常跑几次医院?   0次 23%   1次 50%   2次 19%   3次或以上 8%   10. 关于宝宝发烧,你最焦虑的是什么?(多选)   宝宝精神不好 56%   宝宝高烧会不会烧坏脑子 50%   宝宝吃了退烧药不到4个小时又烧起来了 49%   高烧好几天 47%   担心宝宝患了严重的疾病 39%   宝宝不爱喝水 38%   宝宝不肯吃药 21% 退烧过程,让他舒服些   宝宝发烧到退烧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因为身体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而感觉不舒服,所以,要尽量让他舒服地度过这几天。

不必捂得太多。

发烧要“捂汗”,这是传统的做法。

出汗能散热,这是没错的,但如果捂得太严实,不仅使热不容易散出来,而且宝宝也会感觉很不舒服。

如果出汗过多,还有可能脱水。

所以,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

宝宝出汗时,要及时换下汗湿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如果湿衣服贴在身上,不仅不利于降温,反而有可能让宝宝着凉,加重病情。

对症处理。

宝宝流鼻涕、鼻塞,不仅呼吸不顺畅,而且吃和睡都会受到影响。

及时帮他清理鼻子的分泌物,尤其是喝奶前,可以让他舒服一些。

另外,睡觉时可以适当垫高他的上半身,可以让他的呼吸顺畅些,睡得踏实些。

物理降温时要以宝宝的感觉为重。

少穿点,少盖点,让房间温度下降一点,使宝宝体温更容易散发,都属于物理降温措施。

用温水擦浴或洗温水澡可以让宝宝体温更快下降,但如果宝宝因洗澡而哭闹,反而增加热量的产生。

冷敷和冰敷因为温差过大,孩子会感觉不舒服,不建议采用。

不强迫他吃。

宝宝发烧时,消化道分泌液会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导致食欲下降,所以宝宝生病的时候通常胃口都不太好,因此,饮食宜清淡、爽口、不油腻。

如果他不愿意吃,就不要强迫。

不要在他面前情绪失控。

宝宝突然高烧,或者烧了好几天,妈妈往往既焦虑又担心,有时候甚至会掉下眼泪。

妈妈的焦虑会影响到宝宝,即使几个月的宝宝,也能分辨出妈妈情绪的好坏,发烧本来就不舒服,妈妈的安抚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如果妈妈情绪不好,宝宝哭闹会更厉害。

没有必要频繁跑医院。

宝宝烧了几天,不放心的家长会一次次带着宝宝去医院,这样做对疾病的恢复并没有帮助,反而会将宝宝和家人都折腾得更加疲惫。

家人的意见要达成一致。

宝宝发烧,全家人都着急,都想按自己的想法让宝宝尽快退烧,如果这时爸爸妈妈的意见不一致,或父母与老人的意见不一致,争论不休,不仅会影响大家的心情,而且会令宝宝更加烦躁。

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宝宝发烧一般都以家庭护理为主,而一些细节,是要提醒家长注意的。

精确测量体温

宝宝发烧时,要经常给宝宝测量体温,掌握他的体温变化情况,而体温测量要准确,才能够真实反应宝宝发烧情况。

那么,哪种测量方式比较准确而方便呢?   用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在腋下测量,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让宝宝老老实实夹上5分钟比较困难,如果夹得不好,测出来的温度就不准确。

肛门体温计不好操作,宝宝也不配合。

测口温也不安全,宝宝可能会咬碎体温计。

枪式耳温计测量时间短,孩子容易接受,只要测量方法得当,耳温测量是很准的,而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观察宝宝的身体变化。

宝宝发烧时,除了要时时监测他的体温变化,还要注意观察他的身体变化,比如皮肤是否有疹子出现,嘴里、手脚等处是否有疱疹等。

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要想将宝宝的热度降下来,需要通过排汗、排便来散热。

观察宝宝的小便是否与平时一样,如果小便少而黄,说明宝宝体内缺水,要少量多次地给他喝水

还要看看宝宝有没有大便,如果没有大便的话,可以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这样做有利于降低体温

降温并非越快越好   给宝宝降温并非越快越好。

有的家长希望吃一次退烧药就让宝宝体温降到37℃以下,其实这样做并不好。

吃了退烧药体温并不一定就能达到正常体温,只要服药后宝宝体温低于38℃,就可以说降温效果是好的。

实际上,适当的低热可以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有利于控制感染。

体温下降过快,反而对疾病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成熟不利。

精神比体温更重要   宝宝发烧只是一种症状,不是原因,不能以发烧的程度来判断宝宝病得是轻还是重,发烧40℃并不一定比发烧38℃严重。

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表现,如果他精神比较好,吃和睡都和平常相差不大,吃了退烧药烧能退下来,就不用急着跑医院。

如果宝宝精神很差,昏昏欲睡或烦躁哭闹,即使体温不是很高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喝水比吃饭更重要   热量不可能单独从皮肤散发出来,一定要有一个载体将热量带出来,这个载体就是水分。

宝宝在退烧过程中,丢失得最多的就是水分,因为身体要靠水分来将热量带出体外,所以,宝宝发烧期间,一定要给他补足水分。

宝宝发烧时,体内还有足够的水分供散热、蒸发用,所以吃了退烧药后温度能降下来。

发烧几天后,宝宝因为生病而食欲减退,如果喝水又比较少,体内的水分不足,无法将热量带出体外,所以同样的退烧药吃了后,效果却不如前几天明显。

所以,一定要少量多次地让宝宝喝水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喝白开水,可以让他喝一些有味道的果汁。

这时候,喝水比吃饭更重要。

酒精擦浴,绝对禁止   不要采用酒精擦浴的方式给宝宝做物理降温,因为酒精能透过皮肤进入宝宝体内,对宝宝大脑等造成伤害。

少数宝宝还可能对酒精过敏。

此外,用酒精擦拭可能造成宝宝的皮肤血管的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比较大。

新型智能体温计   随着智能硬件的兴起,国内外出现了几款可连续监测体温的智能体温计,它们通过低功耗蓝牙,将测得的体温实时上传到手机,从而实现体温的连续检测。

对于这样的新型体温计,家长一方面很有兴趣,另一方面却不知效果如何。

可穿戴式体温计。

针对6岁以下儿童设计,可连续监测宝宝体温,并通过低功耗蓝牙将温度测量结果实时发送到接收终端和云端,当宝宝体温超过预设的报警门限时,终端APP会及时地报警,提醒家长及时给宝宝降温处理。

不在宝宝身边的家长,用相同账户登录APP后,也能实时地了解到宝宝体温变化情况。

这种体温计能与上臂很好地贴合,佩戴舒适;绑带部分采用医用硅胶,无毒无刺激。

探头部分因突出于绑带部分,能很好地与腋窝贴合,测量采集点位置准确,并采用了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处理电路,实现了测量误差小于0.1℃。

采用低功耗蓝牙4.0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发射功率仅为手机发射功率的1/2000,辐射强度基本可忽略不计,非常安全。

它还能存储宝宝体温变化情况和记录宝宝的服药信息,在就诊时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有针对性地给出治疗方案。

粘贴式体温计。

使用方法为粘贴于宝宝的腋下。

这种方式不太容易使测量体温的探头真正地接触到腋窝,如果测量到的是腋窝旁躯干的表皮温度,有可能造成一定误差。

由于采用粘贴的方式,在长时间佩戴后,撕下胶布时,宝宝会感觉疼痛。

奶嘴式智能体温计。

就像安抚奶嘴一样让宝宝含在嘴里测量体温,这种方式比较简单,而且测温的位置也比较准确,如果宝宝喜欢吸吮奶嘴的话,就能很顺利地测量体温,但如果宝宝不喜欢吸吮奶嘴,或宝宝已经比较大了,他可能就不愿意含着这样的体温计了。

发烧简单操作示意图   发现宝宝身体发热,怀疑宝宝发烧时:   测体温   在给宝宝测量体温时,要尽可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降温处理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给他服用退烧药

喝水   少量多次地让宝宝喝水

经常测体温   每隔半个小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

细心观察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体温降下来后精神状态不错,可以暂时在家观察。

去医院检查   如果要给宝宝查血常规,请在发烧后24小时再查。

如果宝宝3天后仍然发烧,可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