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高血糖临床效果。

方法 114例危重症应激高血糖患者, 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7例。

对照组采取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强化胰岛素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9±2.4)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9.3±3.7)d、住院时间为(14.9±3.1)d、胰岛素使用量为(50.3±12.3)U、ICU入住时间为(9.8±3.7)d, 均优于对照组的(15.1±3.0)d、(12.1±4.4)d、(16.9±3.4)d、(59.6±11.1)U、(16.7±4.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强化胰岛素危重症应激高血糖ki.11—5547/r.2017.15.073   危重症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应激高血糖, 而应激高血糖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包括损伤器官功能、导致脏器缺血、增加感染风险等, 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因此一般利用胰岛素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1]。

本研究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高血糖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应激高血糖患者114例, 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7例。

观察组中男36例, 女21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47.2±10.3)岁, 平均静脉血糖(15.8±   1.5)mmol/L;危重症:脑血管意外8例, 胰腺炎7例, 恶性肿瘤10例, 严重烧伤5例, 颅脑外伤9例, 有机磷中毒7例, 重症肺炎11例。

对照组中男38例, 女19例, 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6.7±9.6)岁, 平均静脉血糖(15.4±1.7)mmol/L;危重症:脑血管意外9例, 胰腺炎6例, 恶性肿瘤11例, 严重烧伤4例, 颅脑外伤10例, 有机磷中毒5例, 重症肺炎1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本组采取胰岛素治疗, 在患者入院住入ICU后, 抽取患者静脉血, 检测患者血糖, 当患者血糖水平>11.7 mmol/L的时候, 给予1~2 U/h胰岛素, 使用微量泵进行静脉泵入, 24 h监测血糖, 保持血糖控制在10.1~11.1 mmol/L, 可调整胰岛素泵入速度。

1. 2. 2 观察组 本组采取强化胰岛素治疗, 在患者入院住入ICU后, 抽取患者静脉血, 检测患者血糖, 当患者血糖水平>6.1 mmol/L的?r候, 给予1~2 U/h胰岛素, 使用微量泵进行静脉泵入, 24 h监测血糖血糖≤6 mmol/L的时候, 停止胰岛素继续泵入, 24 h血糖保持4.4~6.1 mmol/L。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量、ICU入住时间及低血糖、院内感染、死亡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参考文献   [1] 贾程之, 徐良德, 王娟. 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高血糖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2, 19(2):71—72.   [2] 关国宏, 黄宝强, 肖杰扬, 等. 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高血糖临床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7):82—83.   [3] 唐飞舸, 江华, 康焰.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病人应激高血糖的调控.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6, 13(5):299—301.   [4] 陈文杰. 强化胰岛素治疗 ICU 患者应激高血糖的疗效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4):186.   [5] 李瑞国, 方宏梅. 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高血糖临床疗效观察. 河北医学, 2014(4):605—607.   [收稿日期:2017—02—2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