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风骨不可丢

中国人自古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日寇侵华,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当时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只要对国土故乡怀有情感的,都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

他们以行动抗击日寇,伸张了民族正气,向世人展现了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抗战风骨

下载论文网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一语概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平型关大捷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战胜日寇的士气。

八路军战士马宝玉等5人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将日军吸引到狼牙山,子弹、手榴弹全部用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英勇跳崖。

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在战斗中牺牲后,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中只有草、棉絮和树皮。

残暴的日寇也不得不惊叹,中国竟有如此英勇不屈的人。

“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当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询问杨虎城将军时,杨虎城这样回答:“谁能从理论上解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飞机和坦克,日本拥有更多的飞机和坦克。

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懂得我们必须抗日。

这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问题,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有坚定意志,只要我们坚定意志我们就有力量抗战

”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了这种“坚定意志”,用热血和生命浇铸了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抗战风骨

淞沪抗战中,率第五军增援的张治中将军在阵前发布《告全军将士书》,寄语将士们:“人人抱必死之心,以救国家,以救民族。

我们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日军拚命到底!”在守卫曹家桥的战斗中,坚守阵地的60余名战士全身浸火油、负炸弹,突然猛扑日军阵地,使日军数百人毙命,而这60余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中,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风骨给当代人的启示是: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意志坚强、品节刚毅;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遭遇任何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才能真正走在前列。

所以说,不论何时何地,抗战风骨不可丢!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