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得堡之“偷梁换柱”谁在制造痛心?

7月9日,南京执法部门查处一家黑作坊,该作坊免费从家禽宰杀点获得鸡血,利用化学药剂加工,随后当成鸭血销售到科巷菜场等地。

著名老鸭汤鸭血粉丝连锁店鸭得堡也大量使用该作坊的鸡血

下载论文网   乍看此则新闻,鸭得堡“中靶”似乎有点“躺枪”之“冤”。

事实上,真相却如此残酷,出了事又一副“无辜”姿态,真是让南京人特别痛心、痛恨。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竟然有人胆敢利用化学药剂加工,把鸡血变成鸭血销售,可见今日之食品安全之伤口已越拉越大:甲醛鸭血、“猪”鸭血、“牛”鸭血、“鸡”鸭血……数不胜数、触目惊心,这是食品安全制度不严导致,还是食品安全道德缺失使然?   百度一下可以了解,其实鸭得堡的“原料门”不是特例:2012年北京稻香村假鸭血事件中,北京第五肉联厂和北京老字号稻香村臭名远扬,当时相关企业也是以“疏忽”“监管不力”一语带过。

多么熟悉的“我本好人”口吻,多么可怕的推卸责任、漠视食客生命健康权益的态度!值得拷问,如果不是黑作坊被查,鸭得堡还会被曝光吗?“偶然性曝光”说明了对行业翘楚的监管还不到位。

如此监管令老百姓战战兢兢,不知道相信谁?更不知道何去何从?   无须质疑,食品安全再一次摆在公众的饭桌上。

如何保证才能保证安全呢?这是一个现实而得民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食品安全生产控制:一是必须加强从业者食品安全道德意识,不能赚昧心钱、黑心钱;二是食品必须有合格的“身份证”。

督促生产企业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行标识标注,调味料标签要载明名称、规格、净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三是建立食品安全监控制度。

督促餐馆建立健全食品调味料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制度,严禁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调味料添加剂,对采购的调味料添加剂要专项登记,统一存放,严格领用,并按照有效期使用。

餐馆自行配制调味料的,其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有合法进货渠道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禁添加非食用物质。

四是对商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严、从重、从快处罚,不给触犯食品底线的人和企业任何回旋余地,并将食品调味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纳入信用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和信用奖惩机制。

食品安全是关乎百姓安全的大问题

笔至文末,扪心自问:食品安全是民生问题食品都不能安全,公众还能相信什么?“问题鸭血”用了上千斤,虽无致病案例投诉,但“问题鸭血”对人体损害的隐蔽性、严重性不容置疑。

最后寄希望于工商、卫生、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严格检查和惩治下,这一问题终将得到彻底杜绝,让人们安心、自在地享用鸭血粉丝带来的美好感受……。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