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它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在没有确定前面的工序是否正确的情况下,严禁作出下一道工序的开始,因此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阐述了工序质量定义、影响因素、控制方法以及内容,提出了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和对策。

毕业论文网 /2/view—461945.htm  [关键词]建筑 施工 工序 质量 控制      一、建筑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概述   1.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是指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通常以工序能力表示。

工序质量是构成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工序质量进生严格地控制,工序质量预控法是实现工序质量统计控制的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小批量的生产。

2.工序质量的决定因素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工序质量一般是由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环境等六大因素(5M1E)决定。

如果这五大因素配合适当则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反之则出现不合格产品:(1)操作者(Man):操作工人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劳动态度、质量意识和身体状况等。

(2)机器设备(Machine):设备及工艺装备的技术性能、工作精度、使用效率和维修状况等。

(3)材料(Material):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性能、规格、成分和形状等。

(4)方法(Method):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法等。

(5)测量(Measurement):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等。

(6)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卫生等。

3.工序质量控制方法和内容   (1)旁站监督。

驻地办监理人员(包括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旁站监理)应在各施工点尽心尽责地监督施工,施工监理采用旁站的办法,尤其是对关键部位、工程隐蔽部位、易产生缺陷的工程、不易补救的部位,更应加强观察监控和监督。

(2)高监巡视。

高监应经常巡视工地,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3)自检与抽检。

严格要求承包人按规定的检查项目和频率进行自检,监理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自检和抽检完全合格后,及时给予确认。

(4)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工程使用的所有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或检验,驻地办监理有权视检验的结果批准或不批准这些材料的使用。

(5)设备的检验。

承包人进场的设备,其数量、性能及规格须符合合同承诺的指标及满足工程要求,若不能满足,监理有权责令承包人增加机械设备,暂停不合格机械设备的使用,直至指令承包人工程暂时停工。

二、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提高工序质量能力   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而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

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

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三、工序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1.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落实质量责任制是工序控制的关键。

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1)明确部门和直接责任人同时承担责任,以加强各部门内部监督和管理。

(2)在施工中加强各层次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坚决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对工程质量进行逐日跟踪监控,每项质量问题均应有相应的责任人。

(4)各岗位人员应保持稳定,人员调整必须得到项目经理的批准。

(5)强调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统一,严禁互相推诿、扯皮。

2.建立质量控制度在施工工序过程中,应及时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处理质量存在问题。

为此,制定全面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监控表,每天填写、总结、分析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3.工序质量动态管理在进行上述质量监控的同时,还根据规范要求采用计算机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从大到小,由面至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都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2.材料样品制度。

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

建筑工程有其固有的特点,主要的一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新型材料应用的问题。

因此,建立样品档案库尤其重要,对于到场材料,及时送检并留置样品,务必验收、清点、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使用部位进行登记便于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

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

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五、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

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