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精原细胞瘤57例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治效果。方法 1982年1月~2000年6月收治57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为纯精原细胞瘤,57例中51例行手术治疗,48例术后化疗,42例术后联合化疗。结果 根据《现代肿瘤学》的分期标准:Ⅰ期24例,Ⅱ期17例,Ⅲ期10例,Ⅳ期6例。全组5、10年生存率为Ⅰ期(91.6%、84.2%)、Ⅰ期(64.7%、62.5%)Ⅲ期(33.3%、33.3%)、Ⅳ期(0、0)。结论 采用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睾丸;治疗。

在诸多系统的肿瘤中,睾丸肿瘤较少见,但阴囊部肿瘤中,仍以睾丸肿瘤较常见,几乎都属恶性。精原细胞瘤约占睾丸肿瘤的60%,睾丸精原细胞瘤是睾丸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较好的肿瘤,我院自1982年1月~2000年6月收治57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疗效较佳,本文对此进行临床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57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其中20~40岁37例(64.9%)。左侧27例,右侧30例。阴囊内睾丸精原细胞瘤54例,隐睾恶变3例,均为腹内型。Ⅰ期40例,Ⅱ期15例,Ⅲ期2例(肝转移1例,肺、脑转移1例)。

12 临床表现 无痛性肿块48例,反复隐痛或胀痛9例。5例误诊为急性附睾炎,1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体检肿块表现光滑、质地坚实52例,表面有结节感5例。

13 影像学检查 本院行B超检查47例,45例示睾丸实质性肿瘤;外院B超检查10例,记录不详。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CDFI)28例,7例示睾丸肿瘤。B超检查后腹膜淋巴结12例,7例发现淋巴结肿大,其中5例获手术及病理证实。5例未发现淋巴结肿大,其中4例病理报告淋巴结阴性。

CT检查后腹膜淋巴结8例,3例示转移可能,其中2例为病理证实;未见淋巴结肿大5例,其中4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阴性。CT示肝转移1例,肺、脑均转移1例。

14 治疗方法 57例中37例实施手术,腹股沟及阴囊内肿瘤施高位精索加睾丸切除术,腹部肿瘤行切除术。放疗46例,其中46例实施术后放疗(不包括单纯放疗和单纯手术),10例未放疗原因为3例远处转移,以化疗为主;3例恶病质未能进行放疗;1例原因不明。放疗开始时间为术后3周~18个月,平均2.4个月。放疗原则为常规补加淋巴引流区照射。术后采用60Co— γ线或8Mv—线照射。对Ⅰ、Ⅱ期患者行同侧髂脉管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Ⅲ、Ⅳ期患者视转移部位补加纵隔及锁骨上野照射。预防性照射给予同侧髂脉管区放疗量40 Gy,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量为30 Gy。对转移灶的放疗量为35~45 Gy,如仍有残留灶缩野后再补加5~10 Gy。本组合并化疗者43例,占55.1%,化疗方案以DDP为主联合化疗

2 结果。

本组随访至2005年11月,2例失访,随访率96.5%(35/57)。随访达10年者35例。临床分期与生存率关系。见表1。表1 临床分期与生存率的关系(略)注:P<0.00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