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乍暖还寒的大宗市场

各主要大宗商品市场再度笼罩在偏空氛围中。

中国信贷及环保限制再度令投资者感到不安,铁矿石和铜价双双下挫,冶金煤和动力煤继续稳步下跌。

下载论文网   市场人气的偏空转变打击了铜、铁矿石冶金煤和动力煤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

受累于信贷限制和2013年11月—2014年1月时堆积起来的高库存中国春节后这段时期开局欠佳。

产量季节性回升,应会为铁矿石冶金贸易提供支撑。

从年中起的季节性变化也会令铜贸易获益,但信贷限制对铜贸易的打击最大。

动力煤难寻催化剂,11—12月的季节性回升现已过去。

在推动市场人气好转的因素方面,建议关注中国政府任何保增长的举措,包括放松信贷、增加审批、调整税制等。

随着春天的到来,美国经济数据应该也会开始改善。

总体而言,中国的任何有利数据、或是政府支持性举措都更有利于铁矿石和煤炭等散货市场,而美国和欧洲改善则更有利于基本金属市场。

铜   3月初,全球铜价跌破3美元/磅(6610美元/吨),为2010年中期以来首见。

这个信号很弱,完全是因为最新出现的与中国有关的风险。

这些风险既囊括了政府由于不愿看到更多的企业债违约发生,开始采取措施限制信贷流动性,也包含围绕经济增长存在相应的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铜的其他交易信号和数据也普遍偏空,包括交易所库存水平温和提升、SHFE:LME价差收窄且较为波动、注销仓单率再度下降、主要商业交易所升水持稳,以及中国2月铜进口总量环比下跌28%至38万吨。

唯一可以让人乐观的理由只剩下:通常每年的这个时候,在春节/北半球冬天过后,贸易和铜价会出现由中国引领的季节性回升

因此,预计铜价目前有温和的上涨空间,但受制于铜精矿供给的日益增长2014年铜均价,在3.1美元/磅。

铁矿石   在从104美元/吨的低点小幅回升后,铁矿石价格守在约110美元/吨(中国北方62%粉矿到岸价)。

铁矿石一年一度的补库存(2—5月)开局惨淡,中国钢厂/港口库存充裕、信贷环境受限/收紧,以及围绕政府治污(主要在河北)的不确定性都是铁矿石价格的利空因素。

而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信号更是证实了铁矿石贸易的疲弱。

当然,推动价格上涨的正面因素依然存在。

从2014年2月底,中国的粗钢总产量回升至200万吨以上;国内铁矿石产量回升至1.3亿吨/月以上;铁矿石现货价持稳(现在进口更便宜)。

虽然 短期内铁矿石价格预期不明朗,但瑞银仍看好铁矿石,预计价格回升至130美元/吨以上(中国北方,到岸价)。

这是因为增长中的钢材产量在很快将消耗掉个别港口的过剩库存,到年中迎来产量峰值。

冶金煤   2014年3月冶金煤产品价格继续下滑,亚洲仍充裕的库存、海运贸易产量不断增长打击了冶金煤产品价格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昆士兰雨季结束,且冬季过后中国日渐增长的国内产量削弱了进口需求,冶金煤产品的产量强劲。

影响铁矿石的因素同样也在影响着冶金煤,且与铁矿石季节性格局相似,得益于整个亚洲的钢产量季节性回升冶金煤产品贸易/价格应会在未来数周、月出现回升

但短期内,鉴于负面价格预期及很多其他替代选择,价格走势可能艰难。

动力煤   尽管在过去几周价格信号企稳,但动力煤经历了艰难的一年,这背后有着众多推手。

由于国内产量/库存充裕,中国已经退出了动力贸易;关于哥伦比亚出口上升可能的讨论出现;南非一直希望提高出口,但被视为不切实际,反而加重了市场的偏空人气;而印尼季风季过去、印尼政府同意放松产量限制也同样造成了价格的下跌。

而且,近期内并没有任何能推高动力价格的催化剂。

关于中国重新考虑低品位动力煤进口禁令提案的讨论再起。

但在瑞银看来,煤炭在能源消耗中占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对低品位动力煤实施禁令并不是切实的解决办法。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