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选定与题目设计 ――学位论文写作方法(一)|课题选定

、引言()关学术论般理论学术论是用表述学术研究成种体学术论上位概念是论(议论)。

论与其他体如记叙、抒情区别“论”即论述、论证、论说。

论以是否具有学术性标准可以分学术论与非学术论。

学术论指般报刊杂志上论例如社论、评论、短论、评、评论员等。

学术论包括学术报刊上学术论、专题研究论(长专题研究论即所谓专著)、学位论是用表述科学研究成体。

学术论致分类学术论可分般学术论;研究学术论。

学术论指学术刊物上学术论般幅较短; 研究学术论包括长专题研究论、硕士学位论、博士学位论。

3、研究学术论写作程即是学术研究程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法学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法律、法学著作、判例等属研究

即使所谓法社会学研究进行问卷调和统计、分析终也要归结研究

研究程也就是写作论程分析、研究、写作论是不可截然区分。

研究学术论写作程即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成即是所完成学术论。

研究所得到结论称基学术见只是到了论写作完成亦即学术研究程终结才终形成。

学术论和般学术论则不基学术见早就存下笔主题思想已存俗话说已有“成竹胸”。

论写作程不是研究程而是表达程。

其进行论证、论述、论说是了表述已存主题思想、基见。

研究学术论当然也有论证、论述、论说主是了研究了得出研究结论即形成基见。

(二)学位论七要素、选题 、3、结构、方法5、见6、7、社会责任次讲座只讲要素“选题”。

二、学位论选题()选题义、选题学术论写作开始实际上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程是极重要步(引《汉语写作学》);、选题是科学研究能力;3、博士、硕士论选题是定论是否成功关键。

有导师预先拟定若干题目分配给学生。

这样也可能完成较甚至优秀学位论。

但学生没有学会如何选题学术研究能力不完整缺乏选题能力。

不掌握选题题目设计方法就只能参加别人课题组承担部分节写作而不会己设计课题不能担任课题组责人。

现今所谓“学科带头人”选题能力是其重要素质。

博士、硕士研究生应当学年结束前确定选题

(二)课题选定 课题选定四项要、有学术性、理论性 、有实践性、针对性3、有充足、能够扬长避短、有学术性、理论性答辩委员会成员评价学位论首先是判断其选题是否具有学术性、理论性

评价结如得出没有学术性、理论性或者学术性、理论性较判断该论是否能够通就成了问题。

可见缺乏学术性、理论性课题亦即纯粹技术性、实用性课题不适作学位论选题

例如所谓“执行难”、“裁判不公”等虽说是重问题但不是学术问题、理论问题就不适选作学位论课题

有属政策性、对策性课题也不适作学位论选题

学位论选题应当是研究法律理论或者研究法律制或者研究法律原则或者研究法律概念。

答辩委员会成员或者其他专评价学位论所说该课题具有较强学术性或理论性是指什么而言呢?换言判断学位论学术性、理论性有无、标准是什么?合下述五种情形即可认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其补白性选题课题前人没有研究至少是国法学界没有作研究这叫补白填补研究空白属有学术性、理论性

其二开拓性选题课题前人虽然有所研究但成很少仅有几般性或者仅研究其别部分、别侧面而不是全部将研究围拓宽了研究程加深了作了系统、全面、深研究这叫有开拓性属有学术性和理论性

其三提出问题性选题课题是社会生活或法律生活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或没有识到当然更谈不到研究现提出这问题身就具有价值标志学术研究进步也许还做不到系统、全面、深入研究学术性和理论性就表现率先提出问题。

其四超越性选题课题前人已作很多研究可能已形成通说但根据社会生活和法律生活重发展总结实践新验回答了实践新问题所作出研究结远远超了前人所达到程和水准当然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

其五总结性选题课题不代、不国都有很多研究成不研究都有所侧重有其局限有所不足前人所取得研究成基础上作系统、全面、深入带总结性研究这叫集其成当然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

、有实践性、针对性课题虽然有学术性和理论性但如现代法治已没有地位现代社会不发生这样问题你研究对我们国、民族发展进步有什么用处对民主、法治和人权有什么义?这叫不具有实践性、针对性。

须说明是法史学研究不能这样要。

须是有课题当可能没有什么实践性、针对性例如80年代初期研究破产法研究期货、证券制往往会被人指责缺乏实践性、针对性。

谈论实践性当然不能局限当要预见到社会发展。

以证券交易法律研究博士选题我国还没有证券交易所;研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博士选题北京还没有几座公寓式厦住宅商品化政策还没有出台能够说这样选题没有实践性吗?再者对实践性、针对性要不可绝对化不是什么研究都要实践性、针对性。

例如英美法上某些制即使对我国法制不可能有多少参考价值我们仍可选作学位论题目

3、有充足法学研究研究性质定选题还应当考虑重要问题是是否足够。

选题虽然有重理论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不可能成就高质量学位论。

选题是否适当不能只看学术性、实践性定要考虑是否充分?没有充分再选题也应舍弃不可勉强。

论写到途因缺乏写不下不得不重新更换选题就被动了。

、能够扬长避短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战不殆”。

学术研究何尚不是如?前述三项要目是做到“知彼”即了研究对象。

四项要是要“知己”。

了己长处和短处尽可能回避己短处尽可能发挥己长处。

判断己长处、短处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其是否擅长抽象思维?有人擅长抽象思维擅长论辩而另外有人却不擅长抽象思维不擅长论辩。

围宽哲学、济学、历史学等等不少然喜辩论擅长辩论。

除专业著作外很少其他著作对哲学、济学、历史学缺乏兴趣然不擅长抽象思维。

选题定要考虑己长处、短处使所选题目合己长处己短处可以避开。

学术选题抵可以分两种类型其理论选题; 其二制型选题

法理学领域课题抵属理论型就是民法领域也有理论课题

迄今较优秀民法博士学位论属制型选题较多。

写作难易程上理论选题较难制型选题较易。

理论性课题作者有较强抽象思维能力和驾驭理论能力擅长抽象思维人可以充分发挥其长处。

如不擅长抽象思维人选理论性选题就会很吃力感到难以驾驭讲不出多少道理。

就应当回避理论性选题而选择制型选题

制型选题研究是现实存法律制是种存虽然不物质存。

法律制例如民法上各种制法人制、效制、抵押权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相邻关系等是种制存有其定义、涵、外延有其构成、容、目、功能等相对而言容易把握、驾驭容易成功。

但擅长抽象思维作者选了制型选题就发挥不了其长处。

博士、硕士研究生阶段由、精力及知识积累限制擅长抽象思维人很可能不擅长制研究

选择了制型选题很可能正是其短处

其二掌握外语种类及程如何?各人掌握外语语种和程有不。

英语很博士生选择陆法上特有制长处得不到发挥并且正是其短处例如论物权变动由英美法没有对应制英语很却也用不上有很多德国、日却不能利用你叫他怎么能够完成高水准学位论?反德语、日语很研究生选英美法上特有制也是如。

其三专业知识上长处和短处现硕士生、博士生抵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或偏重因选题要回避己短处

例如对某外国法律掌握较而对国法制反到很生疏如选择研究该外国法律选题可以扬长避短。

这里顺便提到研究外国法律制价值问题有人认研究外国法律制没有什么创造性否定其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把某外国某项法律研究清楚供作我国立法和理论研究参考这就是其价值。

将外国某项制、理论引人国使体系化、条理化以便我们能够了、把握、借鉴这就是学术性和实践性。

(三)题目设计其题目设计四项要项要题目要新颖二项要题目与容相三项要题目适当四项要能够扬长避短项要题目要新颖 学位论题目就是该学位论名称类似然人姓名和法人名称。

通给学位论设计题目首先是要明示作者研究对象使者(更重要是答辩委员会成员)望而知作者研究是什么;其次要确定研究佳角将己研究限定适当围选择切入现髦说法叫“进路”;还要能够引起者兴趣。

题目般化甚至千律千人面不可能给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评定论专以印象。

有期很多法学论题目雷都是关什么什么几问题关什么什么若干问题或者关什么什么三论显然不能给人以印象。

般化题目还会起反作用者心里说连新颖题目都拟不出可见作者能力不怎么样答辩委员会成员则会怀疑作者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

切不可因失不适当题目设计实例博士题目商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作对照举些较博士题目设计题目国际贸易惯例基理论问题研究 题目国际贸易银行担保法律问题研究 题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研究 题目抵押权制研究 题目违约损害赔偿研究二项要题目应与容相要题目能够涵盖论全部容。

题目是关某某制研究但从论容看只是研究该制方面或部分或者论容超出题目围都是容与题目不。

当然不是说该制切方面、全部容都要研究而是要题目应涵盖该制主要方面、基容如不是这样就要调整题目

举实例 博士题目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 容分五 违约责任概述 二 违约责任构成理论研究 三 违约行研究 四 归责事由研究 五 救济措施研究评论 这不能算题目设计。

题目使用了“及其”词相当英 给者印象是要研究课题是违约责任二是违约责任比较。

而从容看作者思概是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研究违约责任。

可以改“违约责任研究”或者“违约责任比较研究”。

问题出五。

“违约责任”与“违约救济措施”是既有系又有区别两不概念而违约救济措施超出了违约责任概念外延。

违约救济措施有多种其有属违约责任形式有不属违约责任形式。

简而言论题目涵盖不了五容。

这是题不例子。

再举实例博士题目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法律机制研究题目身看作者所要研究围很明确似无问题。

但我们看论目录二 期货市场风险研究 三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比较研究 四 建立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法律机制思考 五 期货交易所及其会员法律地位 六 期货结算机构及其会员风险管理法律机制研究 七 期货纪商法律地位及风险控制 八 期货交易民事责任研究评论八显然超出了题目所限定研究围。

民事责任即使是期货交易民事责任也不能说只是风险管理法律机制。

因“民事责任”不是“风险管理”下位概念。

当然作者有理由说期货交易民事责任可以发挥风险管理法律机制作用。

但绝不是期货交易民事责任所发挥作用全部。

因八容已超出题目围导致题不。

方法是干脆删八;二是调整题目例如加副题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法律机制研究――兼论期货交易民事责任再举前面提到题目 商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其容包括六 商法产生、演变及陆法系商法和英美法系商法 二 商法调整围及对济关系深刻影响 三 民商分立与民商合理论评析 四 传统商法向现代商法演变及特征 五 商法国历史命运和市场济条件下新生 六 商法我国法律体系地位评论 从各标题看能够说各容都是商法理论问题吗?都是商法重要理论问题吗?都是商法基理论问题吗?恐怕不能。

应当肯定容部非理论问题至少非重要理论问题。

属型题不。

顺便提到其结构亦不合逻辑也不合博士论其他要。

三项要题目要适当题目太必然空泛题目太分量不够。

题目定论幅长短。

硕士学位论般四五万长七八万。

博士学位论般要二十万以上。

博士学位论题目太写三五万就没什么话说了。

或者写硕士学位论题目太写到十万还打不住。

勉强写成硕士学位论浅浅、泛泛没有什么深。

都是因题目太、太不适当。

题目关系论成败不可视。

台湾著名学者王泽鉴先生《民法五十周年》特别谈到这问题。

他说目前台湾各学硕士学位论题目且多所重复。

但有日益精致趋势。

王泽鉴先生列举了他认适当论题目假设因关系与损害赔偿 物使用利益与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法上偿关系 三人与有失 三人利益契约不完全给付 不当得利研究 不当得利法上所受利益不存 法规目论与相当因关系 继承回复请权 亲属侵权行。

这些都是王泽鉴先生认比较适当硕士学位论题目假设我们将这些作博士题目多数都嫌太容纳不下二十万。

须说明是别题目弹性较例如“不当得利研究”80年代《法学研究》刊登约八九千论90年代《民商法论丛》刊登两约三四万专题研究另硕士学位论约八万。

而王泽鉴先生《不当得利》二十多万。

日学者加藤雅信《不当得利研究》是博士学位论日多万。

再如“公司人格否认论”也属弹性很题目

《民商法论丛》刊登是硕士学位论《商事法库》出了名是博士学位论。

这样题目由弹性很既可以作硕士学位论题目也可以作博士学位论题目

因考虑题目还要题目是否有弹性。

《民商法论丛》选刊硕士学位论已不少般题目适当硕士生选题可以参考。

似可得出这样规则 硕士论题目设计要避免; 博士题目设计要避免。

请看博士物权程序建构与效应不动产物权登记法律研究 导论 二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物权程序 三 物权程序建构正当性标准()工具价值 四 物权程序建构正当性标准(二)程价值 五 物权程序建构基法律问题 六 物权程序正效应()登记效力 七 物权程序正效应(二)权利顺位 八 物权程序效应登记错误及其修正 九 物权程序关效应预告登记 十 结语评论不动产登记制属制性选题并且是程序性制其容量有限且很难讲什么道理概可以写五、六万至多七、八万作硕士论选题是比较适当作博士选题就不适当。

作者显然已识到这因首先题目设计上花了心思“不动产物权登记法律研究”前增加“物权程序建构与效应”句并用“;”连结目增强选题理论性和扩张其容量;其次论论部分设二、三、四着重讨论“物权程序建构”价值取向问题目展开“理论性”论述。

其结是导致论前半部分“太虚”(游离不动产登记制抽象论述)半部分“太实”(不动产登记制身具体论述)给人以“两”独立论被“粘连”起强烈印象。

答辩会上不止位答辩委员指出这。

如删二、三、四将不失完整研究不动产登记制论(当然不可能合博士论数要)。

其实以作者专业基础、外水平和已具备研究能力如选容量较选题无论理论选题或者制型选题是可以完成高水准博士学位论。

从这实例可见如选题身容量我们可以通局限其围、限缩其容量设计出适当论题目;反如选题身容量则很难通扩张其围、增其容量设计出适当论题目

这教训值得者记取四项要要扬长避短前面谈到选题要扬长避短但课题选定选定课题上有容是己长处另些容是己短处

就要题目设计上回避短处尽可能发挥己长处。

例如选定课题是“代理制研究”如作者外语很掌握两门外语是英语、另门是德语或日语以“代理制比较研究”题就能够发挥作者外语长处。

反外语不或只掌握门外语就不能以比较研究题。

作者只是英语很甚至对国法也不很精通以“英美代理法研究”题就能够达到扬长避短目就是很明智题目设计。

例如位作者掌握西班牙语曾到墨西哥留学科和硕士都不是学法律西班牙语是其特长所使用主要是西班牙语墨西哥和其他拉丁美洲国财产法著作墨西哥及拉美国财产法是其特长陆法国财产法是其短处甚至国财产法知识也有不足这些短处很难短期弥补。

显而易见特别要避免般性理论和比较研究

先看其选题所有权研究再看其题目设计所有权功能论――财产制历史演变和比较研究评论 正题已是般理论将古今外陆法、英美法、拉丁美洲法涵盖无遗其围如广其难可想而知。

再加上副题进步强调“历史演变和比较研究”更是很难上再进步增加难。

这是非常失败题目设计正将作者短处充分暴露出。

假使调整下题目设计如采取下述题目设计能够获得完全相反效将作者短处尽可能地加以回避而将其长处尽可能地展现出。

论成功可能性就很 题目拉丁美洲国财产法研究 题目二拉丁美洲国所有权制研究 题目三墨西哥财产法研究 题目四墨西哥所有权制研究其二题目两种基结构形式种结构形式“关”+“宾语”+“”+“研究”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须特别“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种结构形式“关”+“宾语”+“”+“研究”举例关抵押权制研究其简体形式“宾语”+“研究”举例抵押权制研究其变体形式“宾语”+“”+“研究方法” 举例信托制比较研究 举例知识产权济分析二种结构形式“论”+“宾语”举例论抵押权制其变体形式“宾语”+“论”举例抵押权制论其三题目设计规则学位论题目设计三项规则项规则题目必须是动宾结构短语不能是句子 二项规则题目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三项规则题目应力明确、简短忌冗长结合以上题目设计要和规则举些不适当题目设计实例实例博士题目论宪法是安邦治国总程评论题目违反前述题目设计、二项规则。

按照项规则题目应当是动宾结构短语其“宾语”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题目“宾语”是完整“句子”。

按照二项规则题目只确定研究围不表达作者观而题目已表明作者基观。

修改建议 论宪法安邦治国地位和作用 关宪法安邦治国地位和作用研究实例硕士论题目原因理论法律行规则与物权行无因性评论 这题目设计问题是违反三项规则冗长而不明确由三名词性短语组成使人看不明白作者究竟研究什么?是研究 “原因理论”、“法律行规则”和“物权行无因性理论”三对象或三围抑或是研究三者相关系?从论容看虽然涉及“原因理论”和“法律行规则”但实际上作者着重研究只是“物权行无因性理论”。

因可以改题目物权行无因性理论题目物权行无因性理论研究这样题目就合明确、简短要。

假设论主题是要研究三者相关系则题目设计应当以名词“关系”作“宾语”采用“定语”+“名词”结构例如题目论原因理论法律行规则与物权行无因性理论关系题目二原因理论法律行规则与物权行无因性理论关系研究这样题目虽然能避免冗长但做到了“明确”这是重要。

举硕士论实例题目论出卖人瑕疵担保责任、积极侵害债权及产品责任关系这仍不失比较题目设计。

其四关副题运用有学位论或者专题研究论设有副题。

运用副题就要理什么要运用副题副题有什么作用?博士论运用副题较常见硕士论运用副题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下面举些博士论实例徐国栋博士论 正题民法基原则研究 副题成法局限性克董安生博士论正题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副题关合、遗嘱和婚姻行般规则吴汉东博士论正题论合理使用副题关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研究陈现杰博士论正题企业容公开与投者保护法律研究副题公开制理念与实证沈敏荣博士论正题反垄断法规则比较研究副题法律不确定性及其克从以上博士学位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认识所谓“副题”是作者了调整研究角或者限制研究围或者突出研究重而论题目(正题)下附加上题目

上举论徐国栋论、吴汉东论其副题是用调整研究角;董安生论、陈现杰论其副题是用限制研究围和突出研究重。

加上副题论围与加副题情形比较或者角有所调整或者围有所限制简而言使论围缩了。

而沈敏荣论则不加上副题显然扩了论围。

副题“法律不确定性及其克”相对正题“反垄断法规则比较研究”副题围更。

这种副题运用正常不正常适当不适当?我们看到该论出版将正题、副题了儿原题目 反垄断法规则比较研究 ――法律不确定性及其克出版改法律不确定性――反垄断法规则分析这样改就合了我们概括规则副题要比正题围窄而不能相反。

有人也许会问徐国栋论副题难道与沈敏荣副题不是样吗?是不样。

徐国栋论其主题是从克成法局限性角研究民法基原则民法基原则作用表现多方面克成法局限性是其方面。

质言正题“民法基原则研究”其围甚宽副题“成法局限性克”围较窄。

合前述规则。

这规则例外是副题兼论什么什么目不是要扩研究围而是考虑到某项容与有较密切关顺便予以论述。

因超出正题围外仅是某、某节。

并且这部分整论居次要地位。

如删这部分并不损害论完整性。

举例正题违约责任研究副题兼论违约救济措施容分五 违约责任概述 二 违约责任构成理论研究 三 违约行研究 四 归责事由研究 五 救济措施研究如删副题删五论完整性并不受影响。

至硕士论运用副题似乎没有多必要因硕士论选题就应当比较窄。

与其设计较题目再加上副题予以限制不如直接设计较窄题目

博士论是否也有样问题呢?以上引吴汉东论例原题目设计论合理使用――关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研究问题是正题太泛已远远超出著作权法围。

因不仅著作权有合理使用问题其他权利也会发生合理使用问题例如不动产相邻关系上通行权、取水权。

主题也不是要研究般合理使用问题而只是研究“著作权”合理使用即著作权法上合理使用问题。

与其正题太泛再运用副题限制研究围不如将题目设计得适当而不设副题。

我们到正式出版将正题、副题合并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研究必须指出作者什么要设副题?什么要通副题运用以调整论角或者限制其围?目是要发挥作者所长回避其所短。

这徐国栋论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如不加副题就属制型选题作者这方面并非所长而作者擅长思辨长处也就难以充分展现出。

可见副题运用达到了扬作者所长避作者所短目。

相反实例就是前面已提到研究所有权博士论所有权功能论――财产制历史演变和比较研究加上副题论围是扩了还是缩了?是难减少了还是难增了?是将作者短处回避了还是充分暴露出了?作者长处是否充分展现出了?回答显然是扩了研究围增了研究难暴露了作者短处回避了作者长处。

可见正是这题目设计将作者己推向了绝境如将副题变换下所有权功能论――以拉丁美洲国所有权制心其效将恰相反。

如干脆将正题、副题合并改“拉丁美洲国所有权制研究”则作者短处尽可能地被回避了而作者长处将充分展现出。

可见副题运用宜慎重切不可随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