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的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及其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Sysmex KX21型多项目血球自动计数仪,测定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及其参数。结果:与健康组对比,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血小板分部宽度(PDW)及大PLT比率(PLCR)增高(P0.01);随着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升高,PLT明显下降,MPV、PDW、PLCR明显上升,A、B、C三组之间其PLT、MPV、PDW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PLT及其参数是对临床判定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出血倾向及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参数

肝炎肝硬化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血小板(PLT)减少或功能障碍是其普遍现象,出血亦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更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PLT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PLT计数极其参数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肝炎肝硬化组670例,均系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20例,女150例,年龄15岁~61岁,平均年龄50.5岁。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级:A级168例,B级220例,C级282例。健康对照组60例,均系健康自愿献血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年龄47岁,全部病例在采集标本前1个月内均未使用过影响PLT及其参数的药物。

1.2 方法 使用日本Sysmex KX21型多项目血球自动计数仪极其配套试剂,检测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对所有病例均静脉采血1.5 ml~2 ml,用一次性负压储血管、EDTAK2抗凝,在2 h内测定完毕。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肝炎肝硬化患者PLT及其参数测定 肝炎肝硬化组PLT为(59.4±35.20)×109/L与健康对照组(212.6±45.08)×109/L比较,PL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由于仪器的原因或肝硬化患者自身PLT的数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在670例标本中,只有288例检测出了MPV、PDW、PLCR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和PL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见表1。    表1 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LT、MPV、PDW、PLCR测定结果(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