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8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方法 以中药内服,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及维生素等静脉滴注,再结合中药敷脐。结果 显效4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5年。80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其中乙肝五项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80例,乙肝e抗原(HBeAg)阳性70例,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80例。肝功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70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者66例,麝浊(TTT)异常者60例。经B超提示,肝脾肿大者52例,自觉头昏乏力易于疲倦者70例,易于感冒者20例,时有尿黄者60例,有明显黄疸者18例。

1.2 治疗方法 湿热中阻期,临床以头昏身软,口苦腹胀、尿黄、巩膜黄、饮食减少,脉弦,苔薄腻,肝功检查AST、ALT升高,乙肝两对半检查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清除乙肝病毒,方以茵陈蒿汤、平胃散加减,药用茵陈15g,大黄5g,栀子10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2g,甘草2g,大枣1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20g为基础方,口苦加苡仁,口甜者加佩兰、藿香,口淡者加砂仁、白蔻,食欲不振者加葛根、生姜,腹胀者加炒山楂、神曲,肝脾肿大者加三七,每天1剂,日服3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每月为1个疗程。西药以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100ml(600mg/100ml),5%葡萄糖注射液(GS)200ml加香丹注射液20ml,5%GS 200ml加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100u, 维生素C(VitC)1.0g,维生素B6(VitB6)200mg,门冬氨酸钾镁1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以大黄10g,三七10g,生姜15g,葱白15g,共制成药饼贴敷于脐部,每天5~10h。每月复查肝功乙肝两对半、B超及大便、小便、血常规。

2 结果。

显效(治疗在6个月,自觉身软、头昏腹胀口苦、尿黄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转佳,ALT、AST、TTT转为正常,HBeAg、HBcAb转阴,肝脾形态转为正常)40例。有效(治疗在6个月,症状减轻,肝功两对半向正常方向改进)33例。无效:一切症状及体征无改善7例,总有效率91.25%。

3 典型病例。

患者,33岁,2004年8月20日就诊,自述头昏乏力,腹胀胁痛,食欲减少,口苦,尿黄2个月,经自己买药服用及当地医生治疗效不佳。

四诊:望:面色、肌肤、巩膜黄,舌苔薄白兼黄腻,胸部无异常,腹部稍胀满,但无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无水肿。闻:心肺无异常,肠鸣无亢进,身无特殊异味。问:诉半年来易疲劳,头昏乏力,近1个月来食欲减少,尿黄,口苦,肋痛腹胀,经自己买药服用及地方医生治疗无效。切:脉沉弦,肝、脾触及肿大,局部有压痛感,质地软,全腹无浊音(腹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82g/L,红细胞(RBC)3.1×1012/L,白细胞(WBC)2.8×109/L,血小板(PLT)54×109/L。尿常规无异常。肝功:ALT 174u/L,AST 158u/L,TTT 12u/L,乙肝两对半示:HBsAg 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B超提示,肝界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脾脏增大。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