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进出口贸易比较

内容摘要:福建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在市场、地区、商品结构的共同之处,也由于政治、历史、地理原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就闽台出口贸易的规模、结构、速度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它们发展的趋势和联系。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闽台出口贸易      地理位置、经济政治背景比较      福建省作为我国一个沿海开放地区,地处我国东海之滨,面对台湾,接近港澳,是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并且也是全国第二大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

华侨港澳台胞在推动福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福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全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大环境,给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带来了良好的氛围,带动和促进了福建经济腾飞。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国家政策使全省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格局,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台湾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宝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背景使得它更便于与祖国内陆和国际地区进行经贸合作。

同时,台湾与美国、欧洲、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也都有着大量的经济贸易,与福建等内陆各省更是早有密切的民间文化交流。

在两岸尚未实现直接“三通”,经贸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情况下,两岸的经贸关系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

祖国内地已成为台湾最主要的投资地、最大出口地之一及最主要贸易顺差来源,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正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出口贸易总体比较      “九五”期间,福建省累计出口额大约518亿美元,比“八五”翻了近一番,年递增10.3%。

2000年,福建出口贸易总量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2.23亿美元,居全国第6位。

2001年全省出口贸易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226.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出口139.22亿美元增长7.9%,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6位;进口87.04亿美元增长4.7%,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

2002年全省出口贸易总额达284亿美元,其中出口17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5%;进口110.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

全省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同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全年出口上千万美元的商品共有60多种。

福建外贸发展已经呈现出由“求量”向“重质”的转变。

福建经济快车之所以能够长期迅跑,很大程度得益于外贸这匹强劲有力的“黑马”。

福建外贸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档次不断提升;贸易方式有新的转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项目明显增多;出口市场趋于相对均衡;对外贸易实现“顺差顺收”的良性局面;外贸经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从1995年到2002年的进出口贸易指标上看,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呈现波浪式的起伏波动:2000年达到最高值,进出口总额为28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483亿美元进口额1400亿美元;而2001年却呈现出衰退迹象,进出口贸易总额甚至低于1997、1998、1999三年。

在经历了2001年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后,2002年台湾省的经济贸易开始缓慢复苏,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出口增长,1至9月,对外出口增长5.1%,其中对内地出口成为带动台湾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国际经济景气尤其是两岸贸易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台湾对外贸易扭转颓势,对带动经济走出谷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岛内的民间消费及民间投资仍然疲弱,使整个经济呈现“外温内冷”的状况,全年经济呈现低增长态势。

(见表1)      从以上具体数据可以看出,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台湾则呈现上下起伏波动的形势。

虽然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在近年有相当快的发展,在全国也排名前列,但与台湾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到2002年为止,福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为台湾的1/10左右,进口额差距则要更大一些。

因此,福建的进出口贸易要达到台湾现在的水平仍然需要一定的时日。

出口市场、地区比较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短短20年时间,福建省的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多元化市场战略取得新的突破。

以前,东南亚一直是福建外贸出口的传统市场,近两年,福建对世界各大洲的出口全面增长,特别是对俄罗斯、东欧、中东、韩国、非洲、中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猛。

对香港和日本的出口占亚洲的前两位;对德国、英国、美国也都有大量出口,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1年,全省实际商品出口国家与地区达193个,对亚洲出口61.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4.5%,对美国、日本、欧盟、香港四大传统市场合计出口97.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2%,美国已经一跃成为福建最大的出口市场。

台湾省来说,美国是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总出口的23.7%,至今仍然稳定增加,从1996年的26.866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4.81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14.6%,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经济景气继续扩大,台湾对美国的出口(以信息通讯机器为主)有顺畅的增长

其次,香港是台湾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00年出口额达31.336亿美元

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出口剧增,从而导致对台湾原材料、部件等的进口需求增大,台湾经由香港对中国大陆的间接出口增长坚挺。

日本是台湾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但在1997年,对日本的出口由于口蹄疫发生而导致猪肉出口停止,另外也由于日本经济恢复缓慢的影响而剧减,从1996年到2000年出口额平均为13亿美元左右。

对亚洲出口则为总出口的一半以上,且呈现快速增长,其中同上年相比,对日本出口增长44.1%,对东盟五国增长32.1%,对香港增长24.9%。

因此,可以看出美国是福建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国。

福建出口有往欧洲和美洲扩大的趋势,而台湾出口则逐渐向亚洲扩展。

进口方面,福建省对亚洲的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最高时期(2000年)达到13.15亿美元,对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较大量的进口;欧洲主要从德国、意大利及英国三个国家进口,最高进口额为1998年对德国的3.23亿美元;美国也是福建省较大的进口国之一,且年进口量呈逐步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6.23亿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8.08亿美元

2001年,全省与世界上110个国家与地区开展进口贸易进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与地区共有20个。

台湾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是日本,2000年达到3.86亿美元

其次是美国,由于台湾的有关信息通讯产品的出口坚挺,导致对美国电子部件的进口需求旺盛,2000年达到最高值2.51亿美元

但是台湾对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都呈现了逐年上下波动的形势,可见国际经济政治和台湾内部的经济变动对进出口贸易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同时,台湾对韩国、马来西亚、法国、德国也有较大量的进口

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外贸出口格局也不断优化。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工业制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二者的比例由1999年的17.4:82.6调整为2001年的9.3∶90.7。

2001年全省初级产品出口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近700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0.6%降到9.3%,工业制品出口126.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突破90%。

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68.04亿美元,同比增长41.4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9.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82.0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8.62%。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成为拉动福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电子行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是通过利用外资改造发展起来的,新开发的出口商品有电视机、录像机、电话机、电脑、音响、电子元器件等六大类,农业、食品制造业、建材、机械、石化行业等也通过利用外资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同样,在台湾省的出口产品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2001年达到1462.15亿美元,其次才是农产加工品和农产品。

可见,福建的工业制品出口虽然占到全省出口比重的90%,但仍然不及台湾的十分之一。

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电气机器、电气器材与机械均处于前两位。

台湾对中国大陆间接出口的主要商品项目有:电机设备及部件、机械设备、塑料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丝、工业用纺织品等。

其中电机设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15.9%。

另一方面,从增长率看,电机设备及其部件比1996年增长30.8%,钢铁制品比1996年增长29.5%,这两项在工业产品中的出口增长率最为显著。

进口方面,福建省的进口商品种类广泛,主要以工业制品中的机器设备为主。

2002年福建省机电产品进口62.08亿美元增长43.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8.68亿美元增长65.4%。

台湾省的进口额中,原材料占最大份额,2000年达到897.78亿美元,其次是资本货物和消费品。

福建进口的原料配件及设备所占比重相应提高到88.4%,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到11.6%。

化学成品、纺纱织物、钢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商品占绝大多数,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主要集中在邮电、汽车、轻工、食品等。

在所有的进口商品中,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就有7大类。

伴随着科技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台湾进口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也不断增加。

台湾与中国大击的进出品贸易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受到民间投资活跃等因素的支持,台湾对中国大陆的间接进口额,主要以农业、工业原材料为主,达到39.15亿美元

从以上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的进出口贸易及整个经济水平都与台湾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是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政策,政治背景紧密相关的。

两省的进出口贸易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

总体来说,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的原因,台湾出口贸易福建省进出口贸易无论在规模上、速度上、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福建属祖国大陆同一经济体,这种与台湾地区的差别是正常的,随着改革开放,内地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投资、出口地之一,内地对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台湾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经贸合作。

如果两岸能够消除人为的屏障,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闽台的进出口贸易将呈现越来越紧密、互补、共荣的特征。

参考资料:   1.杨维中,1997年台湾的对外贸易――1998年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贸易篇,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二期   2.石广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与展望,国际商报,1998年10月15日   3.对外经贸部,福建外贸首超200亿美元,2001年03月02日   4.福建省统计年鉴,2001年,2002年   5.台湾总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