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检验的有形成分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摘要] 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是近几年逐步推广应用的显微诊断技术,由于它不同于一般显微镜,可做活体细胞检查无须染色;具有明、暗视野,相差视野及超高放大倍率,实时动、静态图像捕获存储与回放。对它观察到的各种有形成分形态以往缺乏形象的认识,本文对在活血检验工作中超高倍显微诊断仪观察到的常见有形成分形态及临床意义加以描述总结,使其对微观世界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临床快速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80年代末,美国学者布莱福德(R.W.Bradford)率先在医学界推出其潜心研究并以自身命名的布氏显微镜,在布氏显微镜基础上,国内专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放大倍率,并与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有机结合,可动、静态记录资料;通过对细胞形态、变形、流动、乳糜微粒和胆固醇结晶的多少,是否有内、外源性凝块、微血栓、红细胞与血小板的聚集、白细胞凋亡聚集、尿酸结晶等的直接观察,了解体内病理生理的变化情况。对疾病防治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程序:消毒被检者右手小拇指后,采血针快速刺入皮肤1 mm左右,最好血液能自动涌出,血珠能粘于指尖上。操作者以拇指与食指持玻片二端,用玻片沾血珠,加盖玻片,使血液充分扩散至整个涂片,为活血片。以超高倍显微诊断仪进行检查、作出形态描述及诊断。
1 活血片中正常红细胞形态呈正圆形双凹形,散在排列,直径平均7.2 μm,厚约2 μm。
1.1 各种畸形状态。
1.2 红细胞 直径大于9 μm,小于5 μm,见于各种严重贫血,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细胞形态改变,较轻的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可使直径大于9 μm细胞增多;铁缺乏可使小红细胞增多;大于12 μm~15 μm常见于恶性贫血。靶型红细胞为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呈有规律的不均匀分布,而成为靶状,大量出现见于地中海贫血。
1.3 红细胞皱缩、棘红细胞 红细胞表面多刺的增多是缺乏脂蛋白特征,由于血清和细胞膜之间胆固醇交换减少产生畸形的红细胞膜,棘红细胞的出现认为是肝脾功能失调的结果。
1.4 钝锯齿状红细胞 红细胞失去双凹特征,形状变得粗糙且多刺,正常人可有1%~2%,如其数量明显增多是pH失去平衡,失水的表现。
1.5 红细胞膜不完整 镜下可见红细胞膜下陷或呈瘢痕状印迹。红细胞膜缺损的异常变化是由于维生素C不足所致,红细胞皱缩在30 min内其数量大于50%是缺乏维生素C的界限。
1.6 柠檬状红细胞 由于细胞表面电荷的不平衡而相互连接起来,由于细胞两端的相引力作用而使红细胞拉成两端尖形状的柠檬状红细胞,柠檬状红细胞是蛋白质摄入过量、吸收功能差的标志之一。蛋白质结合是红细胞粘附的第一个特征,如果不加以纠正,红细胞粘附就会在串钱状形成中进展。
1.7 串钱状红细胞 串钱状形成是红细胞相互粘附而形成“钱币堆积”的形状,串钱状红细胞形成增多与血液中不对称蛋白分子的量呈正比,这种分子影响红细胞的静电特性,导致表面电荷减少,从而引起细胞失去推动力。红细胞的双凹结构使每个红细胞快速有效的把氧输送到全身,串钱状的形成,使红细胞有效的表面积急剧减少,氧的输送受到最大的阻碍造成缺氧状态,又因串珠状的形成增加了血液黏度,血流减慢,更加重了全身组织的供氧缺乏,使整个微循环明显障碍。
1.8 红细胞聚集 红细胞聚集比串珠状更加严重,它不仅限制了氧的输送,而且也减少了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随着这种聚集的出现,逐渐在血液中形成团块,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这些团块可以形成一个血凝块堵塞小血管。
2 白细胞的变化。
2.1 白细胞 圆形有核,分叶核及单核细胞有颗粒,淋巴细胞颗粒较少,活动的白细胞呈多形性。在血液中白细胞与红细胞的数量比为1∶600左右,根据这个比例在监视器上连续看到白细胞或连续几个视野平均不超过1个~2个即为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2.2 嗜中性白细胞的活性和吞噬能力 嗜中性白细胞在死亡时或无活动的细胞呈圆形而无活动能力,活力好的嗜中性白细胞中的颗粒在细胞内跳动,活动的嗜中性白细胞首先伸出伪足,颗粒和细胞核向伪足流动,不断的伸出伪足和胞内含物的流动是嗜中性粒细胞运动。有运动能力的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和细胞碎片的作用,是人体免疫功能的一部分,75%的白细胞是有活动能力的,低于50%示免疫功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