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摘 要: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国家宏观政策到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真正起步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与困难。本文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教学模式、课程整合等方面,讨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或建议。

关键词:教育目标;教学模式;课程整合;对策。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是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才,但是,目前我们边远地区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信息技术教育远远跟不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而学校、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于一定的误区中。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1)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目前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另一种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确,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应包括信息意识、知识、道德的培养。

(2)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谈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许多老师立即想到用计算机作为知识的演示工具,教学的辅助工具来演示一些文稿、实验现象、动画等。它只是简单地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点缀,学生也只能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仍然没能摆脱传统教育的窠臼。这种整合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载体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变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3)校园网建设的误区。校园网络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硬件网络环境,而是各学科老师的应用能力和软件的建设。我有幸参观了一些学校的校园网,发现一个几百万的网做好了,专线也接入互联网了,而老师的应用能力却很低,大部分老师的应用也只是上网看新闻、聊天、听音乐,玩游戏,最多也就是下载点教案、课件什么的。老师们没能探究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全新的、革命性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仍然是老师在网络这一头,学生在那一头,仍然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让练习一下,学生就动一下键盘或鼠标。这样的网络教学应该不是我们的专家描述那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网络教学,充其量也就是用大屏幕、鼠标、键盘代替了黑板、粉笔,旧的教学手段被新的教学手段代替而已。

2.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家长对信息技术课有抵制现象,认为信息技术不是升学考试(高考、中考、小考)课程,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会了玩游戏、上网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游戏中特殊的游戏规则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多学生都过度的热衷于打游戏,上网。因此,“严重影响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对以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1)提高思想认识。要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与能力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

(2)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一是要把信息技术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三是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而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对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村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迫在眉睫,农村中小学要以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师能为重点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面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奇缺的现实,县级教育部门应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外部的信息技术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从待遇、政治地位等多方面具有吸引力,打破教师待遇一刀切的现状,把高学历、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吸引到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2)要因地制宜选择培训专题。根据农村教师现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和实际要求制定培训内容,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面要广,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教学软件的培训(flash,PowerPoint,方正奥思、金海航课件制作系统等)。坚持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培训中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

4.健全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1)分层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现状,评价体系上可以适当倾斜。对所在地区的党政主要领导、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特别是中小学校长,在对他们进行考核时,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对于教师参评优质课、做示范课,课堂教学没有课件可实行一票否决制,用来击退那些顽固的落后意识,从思想认识上对信息化教育建设加以引导。

(2)要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地完善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还要完善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果考核测评方法。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坚信在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开创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明天。

(作者单位 龙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