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摘要]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骨科手法复位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行骨科手法复位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8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好于单独应用丙泊酚,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4%,对照组为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于骨科手法复位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丙泊酚骨科手法复位麻醉;瑞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2(b)—088—02      Applic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anesthesia in orthopaedic gimmick reset used by propofol combined remifentanil   WANG Zhibing, ZHANG Yuping, YE Qing   Hum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opofol combined Remifentanil anesthesia in orthopaedic gimmick reset.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76 cases with orthopaedic gimmick reset retrospectively, 38 patients were given Propofol combined Remifentanil in anesthesia (observation group), 38 patients were given Propofol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and contraste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 of Propofol combined Remifentanil was better than propofol alone, the finenes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4%,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ropofol combined Remifentanil anesthesia in orthopaedic gimmick reset is good, and it is safe, effective and desirabl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opofol; Orthopaedic gimmick reset; Anesthesia; Remifentanil      骨干闭合性骨折、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时,由于骨折、脱位都是受到外力所致,在受伤部位周围软组织出现瘀血、肿胀、严重挫伤、肌张力增加等特点[1]。

手法复位过程中需要一种快速诱导、时效短、刺激性小、肌肉松弛、容易控制、麻醉镇痛效果好的药物。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时效短的全身静脉麻醉药,具有苏醒快、副作用少的特点[2],瑞芬太尼为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血液和组织中被迅速水解,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一般与全身静脉麻醉药合用[3]。

笔者观察了本院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骨科手术效果手术麻醉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复位患者76例,年龄18~65岁,平均(42.3±13.4)岁。

男48例,女28例。

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肩关节脱位14例,肘关节脱位17例,髋关节脱位10例,肱骨骨折9例,尺桡骨双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17例,股骨干骨折14例。

ASAⅠ~Ⅱ级,无麻醉禁忌证,无明显血流动力学紊乱,既往无哮喘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所有患者心、肝、肾功能均正常。

根据不同用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禁食8 h,禁饮达4 h以上,血压控制于(90~100)/(60~70)mmHg。

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进入手术室后建立上肢静脉通路,连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双频谱指数(BIS)。

观察组: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0~2.0 mg/kg,血浆靶浓度为1.5~3.0 μg/ml,速度为4 mg/s,静脉持续输注0.25~0.30 μg/(kg・min),同时瑞芬太尼0.5~1.0 μg/kg静脉注射。

对照组直接静脉推注1.0~2.0 mg/kg。

麻醉以神志消失作为效果指标,患者入睡,呼吸平稳后,睫毛和指令性反射消失,行手法复位

术中根据血压、手术情况调节麻醉药用量,手术结束后停用丙泊酚

1.3 麻醉效果评定   优:开始复位后,牵拉组织时患者安静,肌松效果满意;良:牵拉组织时患者稍有疼痛抵抗,但能完成复位;差:牵拉组织时患者惊醒,疼痛叫喊,需追加丙泊酚完成复位[4]。

麻醉有效为优+良。

1.4 指标检测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不同时间段:麻醉前3 min(T1)、麻醉后1 min(T2)、麻醉后3 min(T3)、麻醉后5 min(T4)、清醒时(T5)的MAP、HR、SpO2、RR。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

见表1。

2.2 两组麻醉前后循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与术前(T1)比较,(T2、T3、T4)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T1、T2、T3、T4、T5)MAP、HR、RR、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讨论   骨科手法复位均为门诊手术骨科手法复位时间往往比较短,患者由于疼痛而导致复位比较困难。

椎管内麻醉、臂丛神经阻滞虽然能够满足患者复位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需要仔细的术前准备,复杂的操作过程,应用并不是很广泛[5]。

所以临床要求医务人员选择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生理机能影响小的麻醉药[6]。

丙泊酚是单纯的μ受体激动剂,一种非特异性酯酶水解的静脉输注麻醉药,亲脂性比较强,起效快速,时效短,患者苏醒快速,麻醉深浅易控可调[7],适用于做骨科手法复位麻醉诱导。

但研究证实丙泊酚的镇痛效果较差,如遇牵拉、疼痛等强刺激则需深镇静即加大丙泊酚用量[8],对照组单纯用丙泊酚手法复位的38例患者中,17例患者在牵拉组织时出现疼痛、抵抗现象,其中8例需追加丙泊酚用量才能完成手术,可见其镇痛作用较弱,单独应用时用药剂量要偏大,而麻醉过深则有可能对患者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芬太尼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静脉给药后,1 min可达有效浓度,作用持续时间仅5~10 min,常用于麻醉中维持镇痛。

观察组患者丙泊酚上加用瑞芬太尼取得了较为良好的麻醉及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7.4%,3例患者在牵拉组织时患者稍有抵抗,但能完成手术,只有1例患者需追加丙泊酚用量才能完成手术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清醒快而完全,肌肉松弛,应激反应少,适用于骨科手术,是一种完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3.   [2] 刘俊华,俞进.丙泊酚复合腰麻与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78(185):24.   [3] 张春凤.瑞芬太尼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2):62.   [4] 张洪波,平秀红.骨科手法复位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50—52.   [5] 边防.丙泊酚骨科手法复位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64,166.   [6] 朱克锡.丙泊酚加小剂量芬太尼骨科手法复位中的麻醉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61—162.   [7] 邬红霞.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骨科手法复位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5):555—556.   [8] 张学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复位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85—85.   (收稿日期:2011—09—2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