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镇化发展特点

导读:虽然在经过先前阶段的发展后,我国许多小城镇都已经具备了一部分城市功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一批初步现代化的小城镇,而且国家促进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出台将给小城镇发展注人新的活力,加之农村市场容量大和实现农村工业化基础较好等有利条件,我国城镇发展潜力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特别是在1996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 %以后,城镇化进程更是较之以往呈现出显著加快的态势。当前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种快速发展趋势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中国城镇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仍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持续提高,人均GDP 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 美元一路攀升,并于2003 年首次突破1000 美元( 1090 美元), 2004 年为1269 美元,2005 年更是达到1703 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通道的爬坡阶段,即通常所谓的黄金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1996 年以来更是年均提高1.39 个百分点,并于2005 年达到42.99%。对照表1 所示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进人21 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在继续推进城镇化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滞后。

对照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化仍然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2005 年我国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分别为47.50%和55.20% ) , 虽然这种滞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常态,而且和我国城镇化背景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有着很大关系,但我们也确应看到,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现状正在对各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生态环境、城乡统筹以及社会稳定产生破坏性影响。不仅在全国层面上如此,分析各省(区、市)域城镇化工业化、非农化的关系同样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区、市)域的城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滞后现象(图l)。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现状来看,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全国平均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东部地区在四大地区中无论是工业化率还是非农化率都最高,但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最为协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则居其次;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现象最明显,甚至超过西部地区(表2)。

二、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

城镇尽管有规模差异和职能区分,但都是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所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有其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但是这种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城镇体系得以整体发挥。因此,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要求不同规模等级城镇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中间不出现断层也不缺少环节,只有这样,城镇的职能作用才能通过城镇网络依次有序地逐级扩散到整个体系。根据城镇规模等级分布模型,城镇分布一般呈金字塔型,处在塔尖高位序的城市数量最少,随着位序的下降而数量逐级增多,直至塔的底层作为基础的是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如果按中心地理论的k=3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理想比例应为:1:3:9:27:81。但是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我国各地的城镇体系不应严格按金字塔模式去生搬硬套,我们可以在参考有关城镇等级体系结构的前提下,遵循各级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各自的规模结构。

从表3 可以看出,2004 年我国城镇体系结构从数量分布看呈金字塔型(特大(含超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比例为:1.00:1.51:3.60:5.53:441.54), 除建制镇这一等级外,其余各等级城镇数量的递减比较均匀,整个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完整,中间没有断层也不缺少环节,较高层次城市的职能作用可以依次传递到较低级城镇,直至整个城镇体系和腹地。因此,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三、 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由于各地基础不同,加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从城镇分布密度(区域城镇数量/区域土地面积)来看( 2004 年),省(区、市)域之间差异较为悬殊(图2 ) ,共有8 个省(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23 个省(区、市)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大的5 个省(市)域是上海、江苏、天津、北京和山东,均位于东部地区城镇分布密度分别为139.58 、104.74 、101.53 、87.14 和80.93 座/万平方公里。最小的5 个省(区)域是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黑龙江,除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外,其余均位于西部地区城镇分布密度分别为1.18、1.51、1.66 、4.82 和 11.13 座/万平方公里。地区之间的差别也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分布密度分别为70.51、50.33、10.60 和20.59 座/万平方公里,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平均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特点。这一状况与我国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的人口分布总态势和生产力布局较为一致。从城镇化率来看, 2005 年全国共有16 个省(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有10 个、5 个和1 个省(区)域,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巧个省(区)域中,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分别有2 个、1 个、3 个和9 个,由此表现出东北地区(55. 15%) 东部地区(52.84%全国平均( 42.99% ) 中部地区(36.54% ) 西部地区(34.56% ) 的特点。从区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来看,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比例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00:l.25:2.65:6.75:317.40、1.00:2.50:6 .13:11 .38:625.13、1.00:1.11:4.78:11.78:777.11、1.00:1.63:2.13:6.50:192.50、1.00:1.51:3.60:8.53:441.84 。虽然各地区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均较为完整,中间没有断层也不缺少环节,但从不同等级城镇数量的协调衔接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表4 )。

不仅城镇化现状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分析十五期间(2001一2005 年)城镇化推进情况,我们还可以发现,虽然各省(区、市)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速度比较复杂(图3 ) ,但是地区差异仍然较为明显。中部地区由于刚刚跨人加快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因此在此期间城镇化年均提高速度在四大地区中最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年均提高速度在四大地区中位居次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于城镇化水平在十五初期就已分别达到46.79%和52.05。虽然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年均提高速度分别为1.21 和0.62 个百分点,但较之中西部地区而言,仍嫌稍慢。因此,目前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推进速度是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但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提速也较为明显(表4 )。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