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剖宫产术后促排气的三种方法探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排气三种方法探讨对于腹部手术后病人,术后腹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术后各方面恢复的关键一步。

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除了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外,必要的药物治疗也是关键。

本文就中药排气汤、开塞露杜密克用于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调查病例各30例,并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以了解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情况,关键是促进早日肛门排气,利于机体的早日恢复。

对于产妇来说产后机体的早日复原,不仅有利于整个产褥期的恢复,而且更有益于支持母乳喂养的成功。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90例病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病例各30例,均为足月妊娠,分娩妊娠在37—41周,年龄在24—38岁,各组孕妇的年龄和孕周经统计学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方法均为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方法均为连硬膜外麻醉。

三种排气方法均在术后6小时使用,同时由专人测量产后6小时(h)、24h、72h的宫底高度,单位以厘米(cm),以及观察产妇排气、排尿、排便和首次下床的时间(距手术胎儿娩出时间计算),并进行比较

1.2方法1.2.1中药排气汤是产科术后最为常用的熟中药制剂,含厚朴,积青,青陈皮,黄芩,砂仁,熟大黄,茯苓,莱服子;经浓煎后分成头煎和二煎分别在术后6小时服用。

1.2.2开塞露是一种纯天然制剂,含甘油,为润滑肠道引起肠蠕动,使位于近肛门口的气体易于排出,于术后6小时20ml纳肛。

1.2.3杜密克杜密克口服溶液15ml含乳果糖10g,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可以原型到达结肠,继而被肠道菌群分解代谢。

同时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量,刺激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术后6小时15ml服用。

1.3检验方法采用x2检验

2.分析2.1术后腹胀原因了解主要有因术中肠管受到激惹、肠蠕动减弱所致;术后卧床胃肠道内存在过量气体(与术后频繁讲话咽入大量气体后不宜被肠粘膜吸收而加重腹胀有关)(1);积食积粪(剖宫产术前一般不灌肠食物残渣积聚);胃肠功能紊乱(术前术后禁食6小时所致);低钾血症(手术中失血至钾离子丢失过多所致)。

2.2三种方法对促子宫收缩(宫底高度)的影响比较(附表1)表1三种方法对子宫收缩(宫底高度)的影响比较比较项目排气杜密克开塞露范围均值范围均值范围均值产后6h宫高(cm)18—2420±2.513—2419±3.417—2419±2.1产后24h宫高(cm)16—2019±1.812—2417±2.315—2018±1.9产后72h宫高(cm)14—1615±1.510—2417±2.714—2317±2.5注:除产后72h宫高:排气汤组杜密克组开塞露组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余各组经统计学检验统计学差异(p0.05)。

2.3三种方法对产后机体恢复的情况比较三种方法术后早期排气、排尿和排便效果上:开塞露组〉杜密克组排气汤组(见表2)。

表2三种方法对产后机体恢复的情况比较比较项目排气杜密克开塞露范围均值范围均值范围均值排气(h)6—3023±6.73—3118±4.63—3217±4.9排尿(h)24—4330±7.124—4531±5.824—3827±5.3排便(h)26—7256±10.330—7852±7.230—7247±6.2下床(h)24—7238±9.515—7233±9.824—7836±8.7注:开塞露组或杜密克组各与排气汤组关于排气时间上比较统计学检验统计学差异(p0.05);开塞露组各与杜密克组排气汤组关于排尿时间上比较统计学检验统计学差异(p0.05);开塞露组各与杜密克组排气汤组关于排便时间上比较统计学检验统计学差异(p0.05);杜密克组排气汤组关于排便时间上比较统计学检验统计学差异(p0.05);杜密克组各与开塞露组或排气汤组关于下床时间上比较统计学检验统计学差异(p0.05)。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