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协同下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提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逐步向“集群式成长”迈进,如何提升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集群竞争力已成为产业集群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对不同产业集群演化阶段全球价值链驱动类型进行适配研究,进而得到不同模式下适合集群竞争力提升驱动路径,并通过?α赡?省制冷产业集群案例加以分析,表明研究结论对辽宁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集群;竞争力;协同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L16AJY014);省社科联2018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lslktyb—11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15日   在全球化分工与专业价值合作日趋紧密的现代工业体系下,企业已经不再是全球工业舞台上的独立主体,而集群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与其产生的附加值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专业化水平的标志。

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中近乎涵盖了省内大多数工业支柱型企业,而这些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与集群竞争力也直接关系到集群内各类企业的发展态势,因而基于全球价值链协同视角研究如何提升辽宁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产业集群及其形成演化阶段

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地理集中性、地域根植性和社会网络性特征的新型产业组织。

产业集群从其形成看,受历史优势延续、稀缺资源分布引导、区位优势利用、政策导向或外来投资的聚集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集群区域为中心的初期阶段

阶段尚未产生核心企业,主要依靠大量同工艺、小规模生产企业的地理区位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集群价值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方面,通过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能力的逐步扩大,使得集群的初步优势得以显现;(2)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随着专业化不断提升集群内的部分企业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企业的创新发展形成集群示范效应,并带动集群内的其他企业提升竞争力

集群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拉动效应,即通过核心企业创新带动配套企业专业化水平提升,形成集群竞争优势;(3)集群网络为中心的成熟阶段

阶段随着集群内主体企业增多,集群内专业化分工细化,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由前期的拉动创新转向群体加速创新。

集群价值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形成稳固的价值网络,通过创新突破的共享与叠加,快速提升集群创新水平,增加集群面对动态环境的柔性,因而面对全球市场有更好的控制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通过集群中心从区域、主体企业到网络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集群优势也从最初的地理优势逐步转化为依托价值网络的迭代创新优势,集群演化对于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球价值链及其驱动模式。

Gereffi首次将价值链全球产业组织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概念,主要指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使得产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均由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区域企业承担。

全球专业化分工的价值体系及国际贸易便捷性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国家、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和附加值。

全球价值链驱动力理论来看,全球价值链驱动力不同主要可分为采购商驱动全球价值链和生产商驱动全球价值链

采购商驱动,主要是指由拥有较强品牌优势或较广销售渠道的采购商进行资源的组织协调,针对目标市场组织生产和营销活动。

在采购商驱动全球价值链中,较大的增值环节是在品牌与营销方面,同时与营销商、大型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出口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分权的生产网络。

生产商驱动,主要是指由某些具有技术优势的生产者通过自主投资推动形成产品市场需求,在生产者所在地形成供应链垂直分工体系。

在生产者驱动全球价值链中,核心竞争力和利润主要来源于生产领域,如规模、产量的提升与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等。

研究如何通过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而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不仅需要对企业的价值活动进行解构与重构,还与企业所属全球价值链类型及其特点息息相关,因而上述理论为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协同的适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协同行为研究   在全球化视角下,产业集群作为分散的生产系统节点,全球价值链通过价值分配机制将分散的节点联结起来,形成全球资源高效运转。

基于全球价值链协同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需要根据全球价值链的分类以及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双重适配,从而分析每个集群发展阶段对应的全球价值链类型下的行为模式,二者的适配模型及各阶段代表性行为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阶段性适配行为可以看出,在以集群区域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生产商驱动下的集群企业主要关注生产规模扩大和流程设计专业化,以规模效应和提升生产效率为目标;采购商驱动下的集群企业主要关注订单数量,通过提升组装与加工等基础工艺效率,完成初始量的积累。

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生产商驱动下的集群企业从关注大规模生产逐步过渡到聚焦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工艺的进步与产品的升级,逐渐由大规模向高质量转变;采购商驱动下的集群企业则从订单加工逐步过渡到设计加工生产全流程制造。

集群网络为中心的成熟阶段,生产商驱动下的集群企业主要通过价值网络达到技术创新叠加与集群企业的群体加速创新,增强集群面对市场情境与制度情境的柔性,完成生产商驱动下的集群成熟过程;采购商驱动下的集群企业在打通全流程制造后,通过聚焦渠道搭建与自主品牌建设作为核心业务,从而剥离全流程制造中的低利润部分,完成采购商驱动集群成熟过程。

三、全球价值链协同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从表1阶段适配行为出发,结合现有集群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按集群发展阶段,分别聚焦于集群协作度、创新度和关联度的升级,同时每个阶段也都伴随着价值链嵌入度的升级。

(1)集群区域为中心阶段企业主要聚焦于基础经营行为,如生产的规模化或组装、加工的批量化,集群竞争力提升主要通过集群内的协作度升级,从集群所在产业协作层面出发加强内部合作与分工,提升集群内部专业化程度;(2)核心企业为中心阶段企业主要聚焦于其核心经营行为,如核心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与工艺升级,或设计生产加工全流程制造,集群竞争力提升主要通过集群内创新度升级,从产业技术层面出发,加强核心技术与工艺的研发与创新,提升集群核心工艺流程的掌握深度;(3)集群网络为中心阶段集群企业主要聚焦企业间价值网络的效应叠加及渠道品牌网络的搭建,集群竞争力提升主要通过集群关联度升级,加速在集群内或集群间价值网络中形成信息共享与创新成果?B加的网络渠道,提升集群内外企业间关联程度。

同时,在集群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提升集群价值链低端逐步向中高端过渡,产生更多附加值。

(表2)   四、全球价值链协同下辽宁制冷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辽宁省作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沿海经济带已呈现出集群式发展态势,一批具有显著产业集聚特征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但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从经济转轨到体制转型,在市场化建设过程中还需不断加快工业化、集群化的步伐。

基于此,以大连冰山集团制冷产业集群为例,识别集群发展阶段及所属全球价值链类型,为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和思路。

冰山集团由1家上市公司、12家内资公司和27家合资公司构成,主营工业制冷、中央空调、石油化工等成套装备产品。

随着公司日益壮大,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显著增强,与冰山制冷有关联的企业达到70多家,其不断深入到制冷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冷凝、压缩、螺杆等领域,有力地拉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初步在大连地区形成了一个研发、生产制冷设备的产业集群

由于东北地区制冷产品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较少,也普遍存在着规模和档次不足的情况,为了实现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冰山集团通过兼并以及与国外先进企业合资,成立了配套零部件的生产企业,与分散在大连地区、与冰山集团没有资产关系的零部件供应商一起组成了大连冰山集团制冷产业集群

通过对案例企业分析可以初步发现,该集群目前以冰山集团为主导,处于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集群发展阶段,以产品生产商作为全球价值链驱动力,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融入全球制冷设备价值链中。

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上,在以冰山集团为核心企业制冷产业集群中,冰山集团通过对供应商实施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方法,形成了集群内的良性竞争,并通过严格的审批和淘汰机制,对集群内的供应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这非常有利于集群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技术扩散,形成一种竞合氛围,不仅提高零部件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也刺激零部件供应商提高技术能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产品技术升级,使产业集群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通过集群内供应商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技术扩散,促使集群创新度升级;同时,通过兼并或合资等方式,引入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外资供应商,进一步加深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嵌入深度,较为符合上述模型中提出的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   [2]彭迪云,刘彩梅.基于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耦合视角的集群企业升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1(1).   [3]胡大立.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战略风险及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   [4]曾咏梅.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3).   [5]王薇.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的路径及优势分析[J].Scientific Research,20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