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连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思连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效果。

方法 将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的患儿174例随机分为思连康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连康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思连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有效率8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   思连康通用名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的多价制剂,用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满意,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4例均系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科的腹泻患儿,均符合1998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

其中男92例,女82例,年龄6岁6例。

发病时间均在5 d以内。

大便次数10次/d 76例,稀水样或蛋花汤样便135例,粘液便31例,粘冻便8例。

呕吐76例,发热49例,体温在37.5℃~40℃之间,便前哭闹或自诉腹痛患儿39例。

轻度脱水35例,中度脱水10例,重度8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18例,大便粘液(+?+++)27例,脓球(+?++)6例,白细胞(+?++)6例,脂肪球(+?+++)87例。

60例行电解质检查低钠18例,低氯16例,低钾7例,低钙12例,低镁2例。

?   1.2 方法 将17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不限制饮食,不使用止泻收敛剂,根据脱水程度口服ORS液或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口服胃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有发热呕吐者予以对症处理,对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及大便有粘液或白细胞、脓球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岁3片/次,3次/d,餐前1 h口服,疗程3 d。

?   2 结果?   2.1 疗效制定标准[1] 显效:用药1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用药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2 h后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   2.2 结果 治疗组88例,显效70例(占79.5%),有效12例(占13.6%),无效6例(占6.8%),总有效率93.1%。

对照组86例,显效30例(占35%),有效39例(占45.3%),无效17例(占19.7%),总有效率80.3%。

经统计学处理P医学认为:人体内部的微生物与其生活环绕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人体肠道内微生物有400多种,其中90%以上为厌氧菌,而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占98%以上,其余是处于中间状态的细菌和有害菌,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食物因素或有害菌、病毒在肠道内粘附、定植、繁殖后,严重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

大量的研究表明,病毒性肠炎存在着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表现为肠道中的正常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明显减少,且减少的程度与临床表现的轻重密切相关。

细菌性腹泻患儿也存在着厌氧菌减少、肠杆菌增加等菌群紊乱现象[2]。

因此肠道微生态失调是腹泻病的主要原因[3]。

微生态疗法就是直接补充活的有益菌或促进原籍菌的生长,抑制外籍菌的侵袭,改善微生态环境,并激发机体的免疫活性,以达到增进人体抗病的能力。

?   思连康为婴儿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可全部到达肠腔,直接补充人体正常有益菌。

嗜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肠道繁殖耗氧,而且定植的时间长短不等,可持续为双歧杆菌提供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

双歧杆菌是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它的存在及数量上的多少,对婴幼儿的生理与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它参与了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及抗感染的过程。

双歧杆菌在肠内可形成保护膜以防止致病菌的侵入;并挤占大部分空间,使致病菌无立足之处。

同时,双歧杆菌能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及有毒物质及时排出体外,从而保证肠道健康,有效地预防腹泻[4]。

对细菌性肠炎在应用抗生素抑杀细菌的同时,扶植肠道厌氧原籍菌是必要的,能缩短病程,优于单用抗生素的疗效

本文结果显示:思连康治疗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3%。

由此可见,思连康对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腹泻都是有效的,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参 考 文 献?   [1]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中国有关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 毛萌.儿童腹泻病与肠道微生态系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13(4):233.?   [3] 吴志潮,郑亚平,林新富,等.微生态治疗治疗婴儿腹泻临床研究与探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5):286.?   [4] 周伟.双歧杆菌与婴幼儿健康.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3):261.

9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