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下反垄断对反倾销制裁的搭便车现象分析

摘要: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在近年来呈现扩大态势,给各国正常的贸易活动造成了巨大障碍。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度发展与融合,贸易保护主义在原有的基础上演变为更复杂更具有攻击性的态势,特别是在反倾销的基础上,利用反倾销证据认定反垄断,使出口国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反倾销 反垄断 经济全球化   一、引言   继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遭遇“双反”调查并被认定倾销之后,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公司借机“搭便车”提起了反垄断民事赔偿诉讼

理由为中国公司串通实施了掠夺性定价,涉嫌秘密达成价格协议以低?r占领美国市场;此次反垄断诉讼,是威胁中国光伏企业的又把利剑,但是,值得仔细分析的问题在于Solyndra公司为什么选择利用反垄断法来发难中国企业呢?反垄断反倾销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中国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二、基本概念   倾销:是种价格歧视,是指将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市场竞销。

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者带来损害。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反垄断:是禁止垄断和贸易限制的行为。

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的一种干预手段。

三、反倾销反垄断的比较   (一)反倾销反垄断的相似性   无论是反倾销中的低价倾销,还是反垄断中的掠夺性定价,其行为表现的基本特征都是低价,此外,二者都有维护经济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的功能。

(二)反倾销反垄断的差异   1.界定标准不同。

认定倾销的三个条件为:(1)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2)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受到法定损害;(3)“低价”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认定垄断的三个条件为:(1)垄断者在“相关市场”内具备市场支配地位;(2)垄断者持续且无正当理由地实施了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行为,(3)垄断者具备通过低价将相关市场中的其他竞争者排除之后,再通过提价补偿之前损失并在之后独享超额竞争利润的可能性。

2.采取措施不同。

一旦认定存在倾销行为,在WTO框架下,征收反倾销税是唯一可采取的措施,但是反垄断调查中,则可采取多种措施,既可以是追究其民事责任如承担高额赔偿,经济责任,也可以是行政责任,有的国家对严重的垄断行为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

四、反垄断搭便车现象的影响   (一)使出口国的赔偿额度增加,出口国企业境况雪上加霜。

美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本身就使中国企业陷入被动境地,与反倾销的处罚措施相比,反垄断的处罚更为严厉,而一旦诉讼成功,中国将面临高额的经济赔偿,还有高额的诉讼成本。

这会使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二)违背全球化初衷,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反垄断搭便车现象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形象损失很有可能使中国企业在美国遭遇灭顶之灾,而这种情况的后果不仅打击了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盈利,而且缩小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商品贸易全球化的初衷之就是为了提高交易效率,使商品资源在合理的背景下充分流动与高效配置,这样违背了全球化的初衷。

(三)造成贸易摩擦加剧,波及其他领域。

认定反倾销反垄断价格标准是在进口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公平因素,而这种现象会造成对进口国的制约更加明显与复杂,在争端的过程中会使贸易摩擦更加严重,而全球化本身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商品贸易的摩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相关资本流动与金融领域,而这无论对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百害而无一利。

五、中国在此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一)研究好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则,立足规则进行抗辩。

中国光伏企业不能将本次反垄断诉讼仍然停留在贸易纠纷的认识层面上。

对于美国相关法律要了解,中国企业更应该避免陷入对方的诉讼陷阱,而应当从反垄断法规则和专业性出发,在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以及行为的竞争影响性分析上和对方据理力争。

(二)企业调整定价策略。

我们可以在避免价格战的基础上采取跟进定价方式,几家企业通过市场反馈了解对方价格,以较大企业价格为参考,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价,这样既能保证自身利润,又能避免被对手指责。

(三)企业重视产业转型与自主创新。

反倾销反垄断两道紧箍咒的束缚下,我国的低价竞争模式已经不适用了,因此必须要依靠独创的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重视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中国政府要建立合适的反倾销应对机制。

政府专门部门中设专门人员负责反倾销工作,设立反倾销基金,以提高企业在面对美国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性,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保护伞。

六、结语   中美两国贸易摩擦不断,中美两国又是世界大国,其摩擦不仅是两国的问题而是世界的问题,在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同时的反垄断诉讼属于业余诉讼、投机诉讼,涉诉企业更应当坚持反垄断的专业性,以积极的姿态从专业角度努力占据主动性。

中国反垄断文化尚不成熟、正在完善,走出去的企业更加应该重视域外反垄断成熟国度的这利器,不仅做到能够事前防范,更加需要研究如何应对反垄断风险。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