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都潜藏“孩子气”】 每个人心中有两个自己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秘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潜藏了一股“孩子气”,这是我们终生不会磨灭的孩提印记。

当我们的心灵需要的时候,孩提印记就会被激活,于是我们的言行就会退回到孩提时代,孩子气就会冒出来。

你看――陈先生蹦蹦跳跳地推开家门,一点也没有平时的斯文,一把搂过妻子:我的论文终于拿了大奖!妻子也高兴:我说你行,就是行!闻言,陈先生更加兴奋,从沙发上跃起,孩子般手舞足蹈。

晚上,妻子陪在陈先生身旁。

本来是一幅恬静的夫妻家居图,却说不清因为什么,忽然风起云涌大煞风景。

妻子说了丈夫几句,陈先生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把嘴撅得老高。

妻子赶紧过去哄丈夫。

忽然,陈先生扭过身,钻进妻子的怀中。

妻子笑了,像慈祥的母亲抚慰着年幼的孩子……   这是男人孩子气

有调查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的1400个家庭中,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了妻子孩子男人更有孩子气

这是由于男人要扮演强者的社会角色,在外面要比女人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却比女人更少宣泄的机会。

但人总需要心理的自我调节,于是回到家就会多一些宣泄的需要,以获得心灵的抚慰

谁是满足抚慰需要的最合适的人呢?当然是母亲

但是,母亲不能陪伴我们终生。

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就把和母亲形象相仿的、起到了母亲作用的人当成母亲,叫做“心理上的母亲”。

母性是女性的首要角色特征。

妻子男人最亲密的女性,于是,男人也就更容易把妻子当成心理上的母亲,在妻子面前像个孩子了。

聪明的女人都会读懂丈夫的孩子气

当然,婚姻生活中,女人也有孩子气:撒娇,任性,柔弱,依赖,小鸟依人。

这便是所谓的“小女人”。

你听――“那天晚上我们又吵了架。

第二天下班回来,我旧事重提。

他一个劲儿给我讲道理,气得我要死。

最后我实在憋不住了,只好跟他讲: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话,非要讲什么道理呀?他这才傻乎乎地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赶紧过来哄我。

我只是一个任性又爱撒娇的小女人,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小脾气,只希望自己心爱的人能疼我、爱我、宠我、哄我、包容我,甚至把我当成没长大的小孩子……”   事实上,妻子当当女人、耍耍孩子气,确实有助于婚姻和谐。

在大多数男人的心中,女性有点儿孩子气更显纯真可爱。

不少男人也甘愿怜香惜玉,充当妻子的保护神,让自己更“男人”。

相反,有些女强男弱的婚姻出现障碍,多与妻子不会扮演小女人有关。

所以,恰当地耍耍孩子气当当女人,是女人应有的睿智。

但是女人不要忘了,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常常又是一个大男孩,是需要妻子这位“心理上的母亲”呵护的。

所以,女人还要让自己像个母亲,学会抚慰男人

最后,我们再看看老人身上的孩子气

一位做女儿的说:“每次回家,弟弟、弟媳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和我一起陪老爸打一会儿麻将。

我不太会玩。

弟弟就说,不用你会,你知道输就行。

可输也要会输呀,要让老爸感觉不出来,他才开心。

看到老爸虽赢得不多,却比给他几百块都高兴,我想,就这样哄老爸开心,让他多一些孩子似的笑,不也挺好吗?老爸还喜欢和小孙子一起‘胡闹’:孩子们吹牛皮,他也跟着‘胡咧咧’;孩子们讨论‘重大问题’,他也出谋划策;就连孩子们演小话剧,他也要扮演一个角色。

老爸真的变成‘老小孩’了。

”   “老小孩”,心理学上叫做“返童现象”。

这是符合正常人的自然心理规律的。

人到老年,能够主动寻找童趣,当当老小孩”,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一项调查表明,那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往往不但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身体非常健康。

当然,有些“老小孩”则是心理衰老的表现。

为了减缓这种“老小孩”现象,家人在善待老人的同时,不必过分照顾,凡老人自己能做的,最好让其自己动手。

老年人也应积极自我调控,注意适当用脑,适当活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