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凋零的花儿唱一曲挽歌

花开花谢怜香惜,人间温情最可期。

毕业论文网   看过电影芳华》的人们,是否还记得今年秋天,冯小刚在路演宣传时的推广曲:《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可是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   在这个隆冬的季节,在电影芳华》终于排上档期公映的时候,重新听这首推广曲,让人的心里难免有丝丝悲伤,有黛玉葬花般的惋惜,有岁月沧桑感的惆怅。

也许《芳华公映档期的延迟就是它的宿命,北风萧萧更容易体会世事的变迁,年终岁尾也更让人期盼春天的芬芳。

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还有人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正史记载了帝王将相,野史传说着才子佳人,惟有文学艺术的使命以平民的视角关注人的生存,以?v故事的方式记载了不同时代普罗大众的心灵秘史,再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不必沿用老掉牙的模式评论文艺作品,《芳华》的公映本身就说明了新时代的包容与自信。

我们的舞台和屏幕上,不能总是那些抗日神剧和宫廷权斗,人们更欢迎与自己生活经历相近相似的故事与情感,更需要追忆自己逝去的那些年代。

也不必用政治正确来机械地比量文艺作品政治和文化毕竟不是等同的学术门类,互有交织但各自有道,横加干涉不是浅薄就是霸道。

更何况政治并不是永远正确,而政治不正确对社会的扭曲和伤害远比一部作品要大得多。

譬如当年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不仅作者蒙冤,创建西北根据地的老一辈革命家也被株连打倒,直到多年后才平反了冤案。

芳华》好评如潮,批评也还不少,这其实也是正常的事情,百人百性,共同的经历也常常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更何况很多人并不了解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

但是,专业的批评还是应该讲究一些,譬如最好不要把冯小刚的《芳华》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以及编剧严歌苓捆绑指责,打击面太大,最起码是做人的不智。

花儿是自然界向人类展示的美丽与芬芳,人类除了欣赏还移植盆养。

文学作品对花儿也宠爱有加,电影插曲更是少不了对花儿的赞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几乎人人会哼。

芳华》不仅推广曲取名“那些花儿”,片尾还有韩红翻唱的《绒花》。

时代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冬天过去的春天又将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

凋零的飘散的花季花朵值得追忆,未来的芳菲更值得期许。

愿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存留温馨,愿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像花儿一样绽放!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