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晋芳: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澎湃的激情]变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

时间:6月13日   地点:浙江临海新荣记饭店   人物:孙晋芳,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前女排国手      遇上孙晋芳很偶然。

6月13日,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在台州拉开战幕,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主任的她也来到了现场。

“希望大家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给台州的网球爱好者带来一周的网球盛宴。

大家加油!”第一眼见到这位昔日女排黄金一代优秀二传手时,身材高挑、瘦削的她正以富有激情的语调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除了岁月流逝在她脸上留下的印记,这位昔日的女将风彩依旧。

激情澎湃、热情开朗、性格爽朗――这是孙晋芳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想要听听她对于生活、人生感悟的念头,也蔓延滋长起来。

开幕式后,记者不失时机地向她提出了采访的要求。

“我只有半天时间,等一下马上就要出发去临海了。

”她委婉地拒绝了。

记者不死心,一路跟着她来到临海

临海的台州市万祥网球国际学校,记者又亲眼见到在那里集训的国家软式网球队队员在她的鼓励下,从最初的犹疑到信心满怀地异口同声喊出“有信心”的情景,想和她聊聊的念头更强烈了。

终于,在临海新荣记饭店,记者见缝插针地找到了机会。

“好吧,反正还有时间,我跟你聊聊吧,你想知道什么,我一定都告诉你。

昔日在排球场上叱诧风云的女将手里捧着一杯茶,望着窗外那些娇艳欲滴的鲜花和刚劲挺直的松柏,过往沉淀下去的岁月如今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

【工作篇】“脚踏实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

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不要只追求顺境,要学会在逆境中挑战自己

”   孙晋芳是迄今为止世界女子排坛上最优秀的二传手之一,这个评价并不过分。

1981年11月16日晚20时05分,中国女子排球队首次荣膺世界冠军,作为队长的孙晋芳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一人独得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的“最佳运动员奖”、“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二传手奖”三个奖杯。

之后,她和中国女排一同经历了辉煌,但终因伤病退役。

“退役以后,我进入南京体育学院读书,后来在很多岗位上都干过。

先是在江苏省体委,后来又到国家体育彩票中心。

”新的工作岗位、新的角色对于一直做运动员孙晋芳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她用自己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她担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期间,2000年江苏省的运动竞赛成绩在悉尼奥运会贡献榜上名列第三位。

“‘女排精神’让我明白,只要我认真执着地去做,无论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孙晋芳一语道出秘诀。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彩票管理中心,孙晋芳被任命为主任。

外界也因此称她为“财神奶奶”。

对此,孙晋芳笑着说:“这都是别人瞎叫出来的。

天天与钱打交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彩票中心抓的是管理和市场,因此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麻烦和困难,这比那些运动项目上的专业问题更伤脑筋。

”尽管如此,在“执政”的三年期间,孙晋芳还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三年的彩票销售收入竟然相当于过去七年的总和,尤其是足球彩票的出现,更是与孙晋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彩刚走上正轨,孙晋芳却被调到了网球管理中心当主任。

不过,对于这一切,孙晋芳依然表现得很坦然:“我刚开始搞彩票的时候也没把握,最后不也干得挺好嘛!事在人为,何况我的运气一直很好!”   凭借这一份坦然的心态,孙晋芳很快就适应了新工作,并总结出了一套方法:“排球是一个传统的集体项目,而网球则正好相反,是一个走上职业化、国际化道路的个人项目。

以前我当运动员,需要的是一股刻苦、不屈不挠的劲头,而走上行政工作岗位以后,工作方法和思路都得改变,但最主要的是,要抓住主要规律,每项方针都要注意跟国际接轨。

”   进入国家网球管理中心后,孙晋芳还会经常用当年的女排精神鼓励网球运动员,“要摆正心态,学会顶住压力打逆风球,要学老女排永不放弃的作风。

”她说到做到,从头学起,每场比赛都到现场观战,并和教练员、运动员认真分析研究,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晋芳的带领下,中国女网在雅典奥运会上摘得一枚女双金牌。

更让人欣喜的是,中国网球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金花”们在国际网坛上相继开放。

对于孙晋芳而言,她一次又一次地出发,投入到她精彩人生的新旅程,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她的激情。

伤病篇】“因为有严重的腰伤,所以我现在不敢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只能做一些康复性训练。

其实,我也很想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可是没办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   在外面,大家看到的孙晋芳永远开朗热情、精力充沛,可是一跨进家门,就再也不想动了。

长期的女排生涯,让孙晋芳留下了一身伤病

走上行政岗位后,孙晋芳一直没能摆脱伤病的困扰,家里到处放着她的药,晚上也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丈夫无奈地开玩笑说:“我跟你结婚十几年,就没有哪天听你说自己身体好过。

”   孙晋芳以前腰伤严重,而现在的造血功能障碍已让腰伤相形见绌。

血色素低,白血球少,这位昔日的赛场猛将,如今连爬上6楼回家都觉得困难。

丈夫已不忍心再催她去医院看病,因为每次检查都要抽骨髓。

不过,对此,孙晋芳自己倒是很坦然。

“只要抱定信念,凭借不屈不挠的毅力去追逐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上大学以后,我在很多岗位上工作过,但是‘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已经深深在我身上打上烙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干什么事情都很自信。

我也坚信,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并且认真执着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这也是中国女排留给我的足以让我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

孙晋芳的语气很坚定。

“明年就是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的30周年纪念了,很希望在纪念日那天,昔日的队友到时能够好好聚一聚。

不过,这也仅是想想而已,大家的工作都很忙,也没有人做这项工作,目前还没有变成一项正式计划。

孙晋芳说,大家都各忙各的事情,很少有机会能专门聚在一起,不过,很多都没有离开体育系统,因此,大家能经常在不同场合碰面,聊聊天、叙叙旧,也挺开心的。

【妈妈篇】 “女儿的幸福永远是我最大的牵挂。

”   “最重要的是角色的转换,在单位里,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努力当好一个领导,但是回到家里,就要转换角色,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并像对待事业一样努力经营自己的家庭。

孙晋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以前,她会经常许诺家人――和他们一起休息、逛公园,但她的工作太忙了,以至于那些许诺都变成了“空头支票”,能够兑现的寥寥无几,女儿说妈妈是全家说话最不算数的人。

孙晋芳只有苦笑,不敢再轻易许诺。

尽管如此,她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抽出时间来,陪陪女儿和丈夫。

“平时没事的时候,我有很多爱好,喜欢看电影、电视剧。

”   不过,如今,女儿已经长大,1985年出生的女儿江超,没有像自己的妈妈一样,走上排球之路。

“在我们那一批女排队员中,我的女儿是最矮的,不适合打排球。

孙晋芳笑笑说。

从国外读完高中、大学以后,女儿回到北京,在一家投资银行上班。

“我和女儿的关系很好,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

孙晋芳说起这些的时候,平和的语气中透出自豪。

作为一个母亲,女儿的幸福永远是最大的牵挂,不过,令孙晋芳欣慰的是,女儿如今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从国外回来以后,第一次参加公司的一个聚会,就被人‘盯’上了。

去年,她结婚了,现在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生活平稳而安定,我也放心了。

孙晋芳喝了一口茶,眉眼间全是满满的笑意。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