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曲 [梨园奇葩斗艳争芳 戏曲盛宴群英荟萃]

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文化,是世界上三大古老戏剧文化系统之一。

如今,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的梵剧,已成为沧海的陈迹,唯有称为戏曲的中国传统戏剧,至今仍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屡演不衰。

它,不仅是历史的艺术,还具有断绝更新的生命力。

在燕赵大地上流传的戏剧曲种,是中国戏剧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燕赵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发现和选拔优秀戏剧人才,为河北省广大戏剧工作者、戏剧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洪生杯”第四届河北省戏剧“燕赵红梅奖”大赛于10月12-15日在石家庄成功举办。

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燕赵红梅奖”大赛河北省向全国戏曲红梅大赛推荐人才的一项全省戏剧评奖赛事,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先后在石家庄、保定成功举办的三届“燕赵红梅奖”大赛,共有来自全省11个地市、省直、驻冀部队参赛选手2万余人参加,参赛剧种15个,选出的45位大奖获得者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戏曲红梅大赛,其中有29人荣获全国红梅大奖和金奖。

此次大赛是由省戏剧家协会和邯郸洪生平调落子剧团共同主办的,分专业和业余两个组别,来自全省15个剧种55个专业艺术院团、院校的300余名选手和近100名票友参加了初赛,经过复赛,有93名选手(含戏曲、歌剧、乐器)进入决赛。

经过3天的角逐,张清丽、陈建奎、顾旭峰等15人获得本次大赛“燕赵红梅奖”大奖,另评选出金奖、银奖及其他奖项若干。

颁奖晚会上,省军区礼堂座无虚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洪生杯”第四届河北省戏剧“燕赵红梅奖”大赛在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中落下帷幕。

名家名角捧场助兴,老一代戏曲表演艺术家河北省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裴艳玲、刘秀荣、彭蕙蘅、袁淑梅、张慧敏、苗文华、许荷 英齐聚一堂,与大赛获奖者联袂为省会戏迷献上了一台饱含情韵的戏曲盛宴。

远道而来的客人,内蒙古剧协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力平表演的《一年更比一年好》,和他生动逼真地演绎的小脚女人赢得了广大戏迷爱好者的阵阵掌声。

本届燕赵红梅奖得主,迁安市艺术团表演的幽默评剧《仁义胡同》以喜剧的形式展现了迁安建昌营镇广为流传的民间典故,勇敢地走出一条继承、创新、改革、发展之路。

本次大赛的评委、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著名京剧、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演唱的京剧《夜奔》、《翠屏山》选段将颁奖晚会推向了高潮,她边唱曲牌,边做身段,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把凄恻、苍凉的“林教头”演绎得活灵活现,让广大戏迷朋友再度领略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赵红梅大赛历时四届,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广大戏剧工作者和爱好者艺术创作的积极性,达到了河北戏剧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成为河北省戏剧届的一项品牌赛事和全省戏剧界的一个盛会。

为促进我省戏剧事业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编辑/赵智敏。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