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则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根据其瘀血理论针对“血瘀”证的一种治疗方法。活者,疏通之意,改变之谓。所谓活血化瘀,旨在疏通改变血瘀状况,使血流在体内畅通无阻,周流不息。《内经》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达阴平阳秘”。活血化瘀重在祛瘀,当属“理血”范畴,而下、和、清、消则寓其中。正如《医碥》云:“盖瘀败之血,势无复还于经之理,不去则留蓄为患,故不问人之虚实强弱,必去无疑”。由此可见,活血化瘀不论是含什么方法于内,都是为了除瘀血,瘀去则生新。随着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发展,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各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 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瘀血的认识。

瘀血”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首用“瘀血”之名,指出了“瘀血、蓄血、汗血”的病症,并叙述了瘀血症的辨证论治,创立了瘀血汤、桂枝茯苓丸、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活血化瘀方剂。《内经》中有“恶血”、“血凝”、“血痺”之称。同时提出“血实而决之”之治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没有瘀血药专篇,收录了破血散瘀的药150余种。《圣济总录》、《妇人大全良方》对瘀血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药。总之,许多医家对瘀血学说都进行了补充和创新,说明了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免疫学等方面探讨了血瘀的机制,认识其病理机制是在一定的内外因作用下,由于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造成以及血管、血液发生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改变,从而微循环的血流缓慢 、血细胞聚集、瘀滞或离开血管产生瘀积,血液由动态变为静态。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血流受阻,在病理生理上则表现为血液循环障碍、血液渗出及微血管缩窄甚至闭塞受累组织损害、细胞的炎症水肿、糜烂、坏死、硬化,增生继发性改变。与祖国医学血脉瘀阻,不通则痛,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机理相符。

2 活血化瘀的功用。

2.1 活血止痛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充分说明了痛的原因是瘀血阻滞所致血脉不通。在治疗上要根据疼痛的性质、疼痛的部位来综合辨证并给予活血化瘀法则治疗血脉通畅而疼痛自止。

2.2 疏通经络 血瘀由于气滞血凝、气虚寒凝或受六淫侵袭致使血脉阻滞而经络闭塞,气血运行受阻,血脉凝滞而失养,表现肢体麻木不仁、拘急挛痛,运动不灵,半身不遂以及经闭血瘀等症,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经络通畅而气血运行。

2.3 破症散瘀 癥瘕积聚,临床常见的腹部肿块,肝、脾肿大及某些组织的异常增生等均与气血凝结有关,多给予活血化瘀治疗

2.4 安神镇静 活血化瘀对神经系统的精神方面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类证治裁》指出瘀血在内,而喜妄如狂,用抵当丸治疗,如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

3 活血化瘀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是针对“血瘀”采取的治疗法则祖国医学血瘀的成因大约可概括为:气滞血行不畅,气虚则血运无力,阳虚血寒而凝滞,外伤脉络血不归经,寒、热、痰、湿等邪气阻络,血液凝涩或壅塞而形成瘀血。这些都与久病的病机和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相吻合。在治疗中适当地用活血化瘀法或祛邪扶正方药中适当加以活血化瘀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量和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祛瘀生新,通则不痛的目的。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试分下列几种类型。

3.1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 本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多见心绞痛,慢性心肌供血不足等是冠状动脉不足三个不同阶段的表现。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治疗原则,使冠状动脉扩张而心肌供血量增高,从而改善了心肌的硬化情况,恢复了心肌的正常负荷量,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祖国医学认为,由于心脾之阳不全,以致寒凝血瘀痰浊内生,阻闭了心脉而发生了心肌缺血、缺氧,出现血运障碍。胸阳不通而发生心前区闷紧或气短心悸、头晕、失眠。脾阳不振、发生食少倦怠、腰腿酸软、脉象细结代,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苔白腻等,治疗宜行气活血、温化寒痰以祛瘀,兼助心肾之阳。方药:当归15g,熟地15g,川芎9g,丹参5g,赤药9g,桂枝9g,降香6g,枳壳4g, 炙甘草9g。加减:心悸不寐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琥珀粉1.5g(冲),血压高加牛膝9g,珍珠母6g,胆固醇高,头晕耳鸣,口苦加草决明、石决明各30g,茵陈、泽泻各15g,食欲不振加党参、生黄芪各10g,项背强痛加葛根12g。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