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了解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结果: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为33.75%,抑郁障碍的发生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年龄、家庭收入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文化程度因素无关。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常伴有抑郁障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时应兼顾抑郁障碍的诊治。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抑郁障碍;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慢性阻塞性疾病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疾病慢性躯体性疾病易伴发抑郁障碍。本文对我科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或门诊诊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平均年龄(74±12.3)岁,全部病例均符合2007年我国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1] 之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精神、意识障碍及检查不能合作者。  1.2 方法  1.2.1 抑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24项版本,9~20分为轻度抑郁,21~35分为中度抑郁,大于35分为重度抑郁[2]。  1.2.2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程长短、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 毕业论文   1.2.3 对入选病例行肺功能检查:记录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分组统计,记录抑郁障碍发病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8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中,伴发抑郁障碍者27例,发病率为33.75%。其中轻度16例,中度9例,重度2例。  2.2 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患者一般情况关系(见表1):男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17例,发病率32.08%,女患者为10例,37.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岁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19例,发病率45.24%,75岁患者为8例,21.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12例,发病率41.38%,中学及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患者为15例,29.4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2 500元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10例,发病率22.72%,而2 500元患者为17例,47.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患者一般情况关系[例数(%)]组别 作文 /zuowen/。

性别。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年龄。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文化程度 论文网。

家庭人均月收入 论文网。

男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女。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75岁 论文代写。

75岁。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小学以下 作文 /zuowen/。

中学以上 论文网。

≥2 500元 毕业论文。

2 500元。

抑郁障碍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7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0 作文 /zuowen/。

19 毕业论文。

8 论文代写。

12 作文 /zuowen/。

15 论文代写。

10 作文 /zuowen/。

17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抑郁障碍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36 论文代写。

17 作文 /zuowen/。

23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30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7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6 代写论文。

34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9 毕业论文。

发病率(%)。

论文网。

32.08 37.04。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45.24。

毕业论文。

21.05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41.38。

论文网。

29.41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2.72 毕业论文。

47.22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χ2值 论文网。

0.197 5.219 论文网。

1.184。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5.313 代写论文。

P值 代写论文。

P0.05 毕业论文。

P0.05 代写论文。

P0.05。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P0.05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3 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见表2):病程≥10年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17例,发病率50.00%,而10年患者为10例,21.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急性加重≥3次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22例,发病率43.14%,而3次患者为5例,17.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70%预值患者中伴抑郁障碍者14例,发病率48.28%,而≥70%者为13例,25.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例数(%)]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为33.75%,其中以轻度抑郁最多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①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因长期受到咳嗽、咳痰、憋气等症状的困扰,加之呼吸困难造成窒息和死亡的恐惧,使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紧张状态,以致患者情绪低落,沮丧自责,自觉预后不良,悲观厌世;②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下降,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减少,产生抑郁情绪;③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各系统、各器官均出现老化、功能减退,常存在胆碱能功能减退,肾上腺素能退化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足,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出现抑郁障碍[3];④由于疾病慢性迁延不愈,需要长期就医,医疗开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特别是低收入患者常把自己看作家人经济上的包袱。   本研究结果证实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病程:慢性阻塞性疾病病程越长的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越高;②急性加重次数: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发作越频繁的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越高;③肺功能:抑郁障碍发病率与肺功能有关,随着肺功能的恶化,发病率增加。国外有报道,根据肺功能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其抑郁障碍发病率分别为11%、33%、56%[4];④年龄:年龄越大的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越高,可能与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点有关;⑤家庭收入:家庭人均收入越低,抑郁障碍发病率越高,可能与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长期迁延不愈,需要长期就医,耗费大量医疗费用有关。  抑郁障碍一般认为属于精神科治疗范畴,但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伴抑郁障碍的问题并不少见,尤其在老年人更为多见,而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除了诊治患者的躯体疾病外,还要兼顾患者心理疾病的诊治,对于抑郁障碍的处理,有以下几方面:①加强医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打破心理障碍的屏障;②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改善患者躯体状况,对有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必要时可给予长时间低流量吸氧;③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家人、朋友、同事等在给予实际的物质帮助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④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耐心安慰、疏导及情绪放松练习等,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本病的心理承受能力;⑤药物治疗:对于抑郁障碍症状严重者,可予5—HT再摄取抑制剂,缓解抑郁情绪。   总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较高,且慢性阻塞性疾病抑郁障碍可相互影响,加快病情进展。因此临床工作中,在诊治慢性阻塞性疾病时应重视和兼顾慢性阻塞性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诊治,争取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 8—17.[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2:196—256.[3] 张许来,张晓莉.老年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9(1):24—26.[4] Hajiro T, Nishimura M, et al. Stages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spir Med,2000,94(9):841—84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