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后路一期手术方法与技巧

作者:林本丹 胡奕山 张育锋 陈春雷 钟志刚 邱雪立。

【关键词】 颈髓

各种原因引起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必须尽快手术去除致压物,同时有效地稳定脊柱。1999年6月~2003年1月作者对13例颈髓前后方同时严重受压的病人进行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行椎管减压并植骨融合内固定,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364岁。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原因:交通伤致颈椎三柱骨折6例;嵌夹型颈椎病5例;椎体和附件、椎板恶性巨细胞瘤2例。创伤6例其神经损害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1例。单节段损伤5例,双节段损伤1例,损伤节段从C4~6,CT显示受伤节段椎管前后方均有骨性压迫。5例嵌夹型颈椎病为前后路均有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均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其中2例已无法正常行走,3例出现肌力明显减退,均可引起病理反射。MRI提示椎管矢状径被压迫20%以上,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或小关节骨性增生,黄韧带肥厚;突出物压迫C4~7。恶性肿瘤2例分别为C4及C6骨巨细胞瘤Ⅲ级,以颈后及肩部、双上肢剧烈疼痛为主,MRI提示肿瘤节段三柱骨质破坏明显,椎管前后方不同程度受压

12 手术方式。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先取俯卧位行后路减压:创伤患者行受压节段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固定融合;颈椎病者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肿瘤病人行后方肿瘤组织广泛切除侧块钢板固定。后路手术完成后即取平卧位,行颈前入路受压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摘除,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或行Cage椎间融合。创伤病人手术在持续颅骨牵引下进行,肿瘤患者2例术前24 h行介入肿瘤血管栓塞术。术后颈围固定,1周后可坐起或下地活动,颈围戴至术后10周。

2 结果。

创伤患者术前神经功能A级2例中1例手术后2周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随访14个月,呼吸功能比术前明显好转,但四肢肌力及感觉无恢复。B级3例随访5~22个月,神经功能1级恢复1例,2级恢复2例。C级1例随访9个月,神经功能1级恢复。嵌夹型颈椎病5例随访6~18个月,出院时患者四肢酸麻感均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4例四肢肌力已明显恢复,2例麻木基本消失,但均尚存在肌张力轻度增高。术后18个月随访2例除手部尚有轻度麻木外,其余症状体征完全恢复。

肿瘤2例术后疼痛均完全消失,1例于术后10个月出现肺转移,现正行介入治疗,局部残存肿物无增大。1例术后8个月未见明显异常,MRI显示肿瘤无复发。

3 讨论。

31 手术体位及麻醉。

无论是创伤颈椎病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手术摆体位及麻醉过程必须十分小心,稍有大意则可导致病人瘫疾。由于颈部过度后仰可引起颈髓受压加重,所以自病人送至手术室开始,头部就始终需保持中立最多轻度后仰的体位,切忌粗暴搬运过床,或将颈部后仰行气管内插管。虽然对搬动或麻醉过程引起的脊髓损伤尚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但本院和兄弟医院近5 a来总共有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做MRI检查过程中因头部后仰引起瘫疾,所以对这类病人我们备加小心,由医生专人护送至手术室,麻醉时常规采用支纤镜引导下经鼻腔插管,使患者头颈保持中立位。后路手术将颈部摆于轻度屈曲位,前路则处于中立或轻微后仰位,避免医源性颈髓损伤。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