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及其检测技术

作者:肖贵南,程朝辉,陈浩桉。

【摘要】 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所有的不良反应中高居首位,本文对中药引起过敏反应的类型、原因及国内外过敏反应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指出中药引起过敏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准确的中药过敏反应检测方法势在必行,这样可以避免动物实验方法存在动物用量较大、检验周期偏长、观察指标不够客观的缺陷,符合新版中国药典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过敏反应检查方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检测。

中药注射剂是现代中医药创新取得的成果,已成为临床疾病特别是急性危重症病例治疗的独特手段。近年来,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资料表明: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高居首位[1]。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2009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下面对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作一分析,并对相关的过敏反应检测技术作一介绍。

1 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类型。

药物引起过敏反应主要分为Ⅰ型(速发型)、Ⅱ型(细胞毒型)、Ⅲ型(免疫复合物型)、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2,3],后来也有学者先后提出V型过敏反应(甲状腺毒血定型)、VI型过敏反应(K细胞型、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性过敏反应),但尚未得到国际上的公认[4]。一般认为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也可分为上述四种类型。

Ⅰ型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临床上最常引起的一类过敏反应,其发病急,可迅速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腹痛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一般认为中药注射剂作为全抗原(蛋白质、多肽等)或者半抗原(如小檗碱、茶碱、丹参酮、鞣质等)进入特应性个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附着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与IgE结合,沉积在相应的器官或使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多见于鱼腥草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双黄连制剂等中药注射剂

Ⅱ型过敏反应:中药分子进入机体后,附着于细胞(通常是血细胞)膜上,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在细胞膜上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有补体参与)导致细胞破坏。药物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是该型变态反应常见的结果。

Ⅲ型过敏反应:中药分子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当抗原抗体两者呈一定比例时,则在体液中形成不易被吞噬的中等大小的复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即可沉积于组织的血管基底膜上,导致相应组织的损伤,常见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和肺炎等。

Ⅳ型过敏反应:中药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同一药物抗原再次接触已致敏淋巴细胞,可激发致敏淋巴细胞释放介质而导致组织损伤。这类反应没有抗体参与,发生较慢,一般在接触后24 h或更长时间才出现临床表现。药疹、接触性皮炎等属此类过敏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引起的类过敏反应,其临床症状与过敏反应类似,但其与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无关,多数在初次接触该类药物时就发生,且与剂量及注射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类过敏反应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的激活引起[5]。

2 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6—8]。

2.1 中药提取工艺不够完善。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提取工艺还不够完善,对非药用成分不能完全去除,导致混有部分杂质及植物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可能是有效成分本身,也可能是混入制剂中的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物质。已有报道双黄连粉针剂、茵栀黄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黄芩苷有致过敏原样作用,清开灵注射液中的水牛角提取物(为水解蛋白)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2 中药剂型的多样化。

中药注射剂比口服剂型更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改变给药途径后, 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也随之改变,半抗原类物质可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导致过敏反应增多。另外,过敏反应可能还与制剂的辅料、有机溶剂有关,例如吐温、乙醇、甲醛等在一定浓度以及配伍不当时,可发生过敏反应

2.3 中药质量标准门槛过低。

部分中药注射剂特别是早期收载于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的注射剂,其质量标准门槛过低,基本没有过敏反应检查等项目,有的甚至连热原、异常毒性都未作要求,大大增加了高危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的隐患。

2.4 临床配伍及个体差异。

临床药物配伍注射发生过敏反应较多。可能是注射剂本身微粒较多或药物未完全溶解;中药注射剂的一些成分如色素、鞣质、蛋白质等,以胶体形式存在于药液中,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或由于溶剂的极性、pH 值改变,而使生物碱、皂苷等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