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工程预防坍塌安全技术措施

教学楼工程预防坍塌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文件,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下列措施:

(一)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本设计的第二条进行建立和实施。

(二)基坑防护。

(1)基坑边应设置排水沟,并引至周边的绿化区和下水井内,防止地表水汇流,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2)作好施工生活用水的管理,严禁在坑边洗衣、洗菜。

(3)在距坑边2.5米处搭设密目网围栏,设警示牌,夜间配备充足照明、警示灯,围栏内禁止堆放材料、机械等物品,防止边坡失稳。

(4)挖土时设专人在坑边巡视,发现异常(如地表出现裂缝),应及时示警,撤出坑内机械,待将异常情况排除(如将裂缝部位推入坑内)后,才可继续坑内施工

(三)模板作业时,采用Φ48×3.5钢管与扣件作为模板支撑系统,对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管或扣件严禁使用,并仔细检查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如扣件未上紧,未设剪刀撑或未搭成桁架式系统),确定符合安全要求或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杜绝隐患。

立杆基础为泥土地时,应设排水沟,并提前对地面夯实,在立杆底座下设200×300㎜的50厚木板。斜撑与立杆应用回转扣件牢固连接,形成整体。

(四)临时建筑物的安全措施。

1、工地外侧围墙采用建设部推广使用的彩钢板轻质安全围墙,并采用可靠的加固措施,围墙外设置禁止上人停留、集聚的警示牌围墙内侧禁止堆放砂石、土方及材料等。

2、临时设施采用8度设防的砖混结构,保证人员生活、办公的安全性。

(五)雨季加强对排水沟的维护,保证排水通畅。冬季解冻期后施工时,应对各处设施进行检查,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施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