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抢救甲亢危象合并结核性脑膜炎高颅压一例】 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

患者男,36岁,已婚,住院号330207,因“怕热、乏力、体重下降3个月”入院

入院前3个月始,渐起怕热、乏力、出汗,伴双上肢颤抖、心悸,3个月内体重下降20 kgo于2007年3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T38.6℃,BP 120/70 mmHg,精神差,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对答不切题,偶呈嗜睡状态,双手细颤,皮肤湿润,咽部充血明显,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齐,110次/min,未闻及杂音,腹部无阳性体征。

当日查甲功:FT3 24 .5 pmol/L,(参考值范围23.0~6.29);FT477.2 pmo/L(参考值范围6.43~29.6);TSH 0.04 UIU/ml(参考值范0.4~4.0)。

入院诊断:(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上呼吸道感染。

入院后给予他巴唑10 mg tid,心得安10 mg tid,及抗感染治疗

患者入院次日出现轻度烦躁,频繁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小便失禁,HR 128~140次/min,T 39~40℃。

考虑可能伴有甲亢危象,并按甲亢危象处理,将他巴唑改为丙基硫氧嘧啶,日量600 mg,不但烦躁无好转,且出现间断嗜睡、意识不清、谵妄、烦躁不安。

查体:颈抵抗明显,克氏征及巴氏祉阳性,双下肢腱反射亢进。

考虑甲亢危象合并脑病。

给予甘露醇、速尿、氢化可的松等降颅压治疗,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平衡,镇静药物。

胸片示两肺野见弥漫性粟粒小结节影;头颅CT示双侧脑室明显扩张,第三脑室轻度扩大,脑回几近消失,脑积水;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

临床考虑为:(1)甲亢合并危象;(2)脑膜炎(结核性)合并梗阻性脑秘水。

在控制甲亢降颅压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性四联抗痨治疗(异烟腓、利福平、乙胺丁醇、毗嗪酰胺)。

4 d后病情好转并平稳,再行检查,头颅MR平扫示:梗阻性脑积水并颅内结核性肉芽肿形成,脑积水明显减轻。

追问病史,患者入院前1年已有午后发热、盗汗、乏力及头痛等症。

一周后复查甲功:FT3 2.3 pmol/L;FT4 20.3 pmol/L;TSH 1.71UIU/ml,丙基硫氧嘧啶改为300 mg/d。

继续上述治疗患者虽仍有午后发热、盗汗及全身不适,但病情有明显好转,意识转清。

三周后行腰穿检查:压力150 mmH2O,Pro3773.6 mg/L,Cl—105.9 mmol/L,Glu 12.01 mmol/L。

至此,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己明确。

继续治疗一周再行腰穿检查:压力未测出,Pro 2582 mg/L,CI—117.9 mmol/L,Glu 2.96mmol/L,患者可下地行走,二便自理。

六周后再复布甲功均正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