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 探讨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性激素及糖脂代谢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03年9月~05年8月黑龙江医药学附属医院临床科研信息体化系统妇科门诊病例。

按照痰湿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痰湿证和非痰湿证

比较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性激素及糖脂代谢异常情况。

结 共纳入67例患者其痰湿型患者393例(637%)非痰湿型患者例(363%)。

湿型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黑棘皮发生率、溢脂发生率、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空腹糖耐量受损发生率、睾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脂蛋白胆固醇、低密脂蛋白胆固醇高密脂蛋白胆固醇、脂质蓄积指数水平显著高非湿型组( 005)。

见表。

3 两组患者多毛、痤疮、黑棘皮、溢脂、R、G发生率比较3 讨论3 痰湿证发生率医证型多样痰湿证发生率高达3%[6]研究湿证发生率637%痰湿证患者临床特征较非痰湿证严重[78]。

湿证存明显R。

研究指出R是痰湿证重要特征[78]。

湿证患者以肥胖主非痰湿证患者以体重偏瘦主[70]。

研究湿证患者R发生率708%明显高非湿证女性。

3 痰湿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3 肥胖、、、R 研究表明患者50%~80%存超重和肥胖。

研究显示患者脏、皮下脂肪厚明显高对照女性脏脂肪厚与R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腹型肥胖发生率高达60%[]。

、R是心血管、代谢综合征代谢疾病风险因素[3]。

研究显示痰湿证组L、R显著高非湿证组说明痰湿证易发生R及代谢性疾病。

3 多毛、痤疮、黑棘皮、溢脂 65%~75% 患者表现多毛0%~3% 患者发生痤疮[]。

研究显示痰湿证组多毛发生率达到0%痤疮发生率达到50%以上。

湿证组多毛发生率低非痰湿证组。

患者棘皮发生与基础胰岛素水平、R有关[5]。

湿证组黑棘皮发生率明显高非湿证组。

vl等[5]发现患者棘皮发生与多毛有关。

因黑棘皮发生可能是由高雄激素血症引起。

既往研究显示黑棘皮患者雄激素以主[6]而研究湿证组明显高非湿证组。

溢脂发生普遍约75%[7]。

研究痰湿组溢脂发生率明显高非湿证组。

33 痰湿证患者性激素特征分析性激素特征表现L>或3及水平正常[8]。

研究与非痰湿证比较痰湿证患者表现L、L、、BG、水平异常。

不BG水平影响临床表现并且BG水平是评价患者药物治疗有效指标[90]。

研究湿证组BG水平低非痰湿证组因BG可能影响不医证型表现可能是今评价痰湿证临床疗效有效指标。

3 痰湿证患者糖、脂代谢分析R是血糖发生异常机制痰湿证组R较非痰湿证组升高提示痰湿证易发生血糖异常。

研究表明L、B对诊断具有较价值[]。

L是发生预测指标通其高低可以预测发生。

L、GL、LLL及B 亦对患者有良预测价值并且GL明显[3]。

研究显示与非痰湿证比较痰湿证患者L降低L、GL、LLL、L水平增高;表明痰湿组发生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

综上痰湿证型是患者主要证型;痰湿证患者存明显性激素和糖脂代谢异常R是痰湿证重要代谢特征。

明确痰湿证临床和分泌代谢特征对疾病临床诊断和特征化治疗具有重要义。

[参考献][] 李亚茜俞超芹翟东霞等基献多囊卵巢综合征医证候规律研究初探[]国医基础医学杂志05 (9)0808[] 刘新敏华强从现代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国医药信息杂志0 8()336[3] Rr RRr r?鄄k gr Rv 003 g rr lgr l rk rl l vr r()[] Rr009()7[] 國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专业05病种医临床路径(试行)[]北京国医药管理局0[5] 马宝璋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03[6] 常久李晓君多囊卵巢综合征医证型分布特现代献研究[]国性科学03(3)6063[7] 严炜黄慧芬多囊卵巢综合征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世界西医结合杂志009 ()776[8] 唐培培谈勇多囊卵巢综合征医证型分布规律及性激素水平、糖代谢特[]国西医结合杂志06 36(7)80805[9] 乔世聪侯丽辉王鑫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医证型相关性研究[]实用医学杂志053()79[0] 李玲孺王济李英帅等从痰湿体质角研究肥胖亚型[]世界医药038()80[] Krbl ll Grlk l vl b rb r rlr l r [] Gl rl08()[] L v r R l vrgb rl b l vr r rv l [] Rr 08(6)68637[3] Gv Kv Z rkr vrl b rvlr rk l vr r [] r b Gl Rr Bl0 6()666[] Lgr Rrl r l g r l vr r r ll r gl [] l rl b0398()56559[5] vl Brg Lz l grbl rrl r l vr r [] Rv Br Gl b036(9)05[6] K Kr l ?鄄g l vr r [] rl065()39398[7] g K rk l b l vr r Kr [] r rl Vrl05 9()7[8] lz r GG R l B x gr r(L & ) ll g l vr r [] Glb l 07()006[9] 劉颖华侯丽辉徐芳等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影响[]实用医学杂志06 30()96997[0] L X RR l xlrg g x rbg glbl x r l vr r()[] l x b Gl05(3)3530[] 李玉婷何援利朱洪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BⅠ比值对代谢综合征诊断价值[]放军医学杂志0338(6)8588[] B l Bk l L l r rkr rbl bl r l vr r [] r rl0675(6)55560[3] 李扬璐阮祥燕崔亚美等四血清脂蛋白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诊断预测价值[]首都医科学学报0536()559566(收稿日期077 编辑李岳泽)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