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用水水质检验和污水处理方法

摘要:城市生活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团结的大事。

2007年,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同时,在水质检验方面发布了GB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为城市生活用水制定了政策保障。

笔者根据水质检测工作实际和多年水质检测工作经验,从城生活用水标准出发,对水质检测方法和城市污水排放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 标准 水质检测 排放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供水水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为加强城市公共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水质安全,我国政府一向十分关心和重视饮用水卫生工作,多次发布和修改饮用水卫生标准

先后颁布了《饮用水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等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来规范城市用水问题,   防止超标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环境,但是仍然存在少数城市水质检测不规范,污水粗放的问题,需要进行亟待解决。

一、城市生活饮用水标准    我国现行的城市饮用水标准是2007年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

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

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

概括来讲,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包括两大部分:法定的量的限值,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中各种有害因素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法定的量的限值;法定的行为规范,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法定量的限值,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法定行为规范。

生活饮用水有三个指标: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的目的饮用水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有物理指标、化学 指标外,还有微生物指标,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根据水中的有害物质,水质检验一共有34种方法(具体见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水质检测指标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

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

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

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

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对包括大肠杆菌、病原菌等多种菌体的含量都有严格限制。

7)水质检测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浑浊度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嗅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PH要位于6.5—8.5之间。

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放射性指标,检验项目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学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列为必检项目,其他指标可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需要选定。

对水源水、出厂水和部分有代表性的管网末梢水,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

三、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按照(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城市污水在排放之前要严格控制水中的污染元素含量,最大限度的使水质符合要求。

(一)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1)格栅法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少时;机械格栅适用于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多时。

(2)筛网法:筛网的去除效果,可相当于初次沉淀池的作用。

(3)离心分离法:它通过离心机、水力旋流器及旋流池等将存在于水中的悬浮物和水分离。

(4)沉淀池法:用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的初次沉淀、生理处理后的二次沉淀及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池。

(6)浮上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很小,很难用沉淀法加以去除时,主要有电解浮上法、分散空气浮上法和溶解空气浮上法    生物和化学处理方法:生物方法有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厌氧处理法。

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原理是通过微生物所产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机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把一部分有机物通过氧化等作用转化成微生物自身组成物质,另一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CO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染物质得到降解。

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和吸附法。

(二)城市污水处理的新模式    (1)生物膜技术:通过选育和培养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将菌种制成制剂,投入污水中形成生物膜,对污水进行降解和净化。

与传统的活性淤泥法相比,生物膜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五大技术优势:一是成本小,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约成本50%以上;二是运行费用低,用生物膜技术处理污水每天每吨只需0.2元左右。

三是淤泥少,没有“二次污染”。

四是生物膜表面积大,微生物菌密度高,不但处理效率高,而且有助于修复和强化污水聚集湖泊的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五是适合城市生活小区等小规模、有机负荷不高的污水处理

(2)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粉末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已有将近一百年左右的历史。

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中所含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前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卤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对色、嗅、味的去除效果好,可用于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曝气生物滤池法:该工艺是一种淹没式上向流生物滤池,其滤料为比重小于1?L球形颗粒并漂浮在水中

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净化水质,其处理能力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并能达到很高的排放水质标准

四、结束语    城市生活饮用水工作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民生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开展工作。

水质标准水质检验和污水排放前处理三个环节,全面具体的做好工作,避免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努力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用水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培康.给水净化新工艺[M]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2]汪光焘.城市代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行发展规划[J]建工出版社1993年   [3]张晓健.饮用水处理消毒副产品和生物稳定性的控制特性[J]水质深度处理研究会1999.   [4]王占生等:微污染源水饮用水处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