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而在当下的返乡农民工大军中,希望返乡自主创业的人占了不小比例。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28—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了进城谋生的生涯。

然而,近年来各种媒体相继报道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频频出现“民工荒”现象。

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工返乡回流[1]。

众多农民工由进城打工回乡自主创业,其共同的内在因素是农民工在外务工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积累了资金等,有助于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基础。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中存在着的问题,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现状   1.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务工时从事的行业保持较高相关度。

在不同类型的回乡自主创业者中,有的是经商回归型,即外出务工从事营销人员在积累一定的资本和市场拓展经验后转为回乡创办企业;有的是打工转为自主创业型,他们在打工中往往经历从工人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艰苦磨炼;有的是自主创业拓展型,他们已在城市创办了企业,再到家乡办分厂;还有的是由于有相当的管理能力而被所在打工企业派往家乡所在地筹办分厂或在家乡独立办厂。

从访谈调查情况看,回乡自主创业的行业选择和打工从事的行业、所掌握的技能、行业知识有密切联系。

2.回乡自主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从产业构成看,农民工回乡后在很多领域进行自主创业,如特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小型服装鞋帽等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经商等。

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而且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为主,这为大量农村留守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3.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

调查显示,在回乡自主创业农民工中,回乡自主创业最主要的经营形式是个体经营,所占比例约七成,其次是私营企业,所占比例为二成,其他为股份制或承包、租赁经营[2]。

由于他们主要属于小型加工企业,项目科技含量偏低,难以达到享受国家扶持的规模和档次。

4.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主要选择在家乡农村或离家较近的乡镇。

调查的结果显示,返乡自主创业者大多选择在农村企业,这主要是基于人脉资源和经济成本的考虑。

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   1.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滞后。

很多自主创业者在初、高中毕业后就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在打工过程中也是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工做起,基本上是懂技术,但是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缺乏远见和宽广的视野。

从对回乡自主创业者的调查显示,他们大多数人自创办企业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进修或培训。

自身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些自主创业者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无法拓展企业成长空间,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2.资金和人才短缺成为自主创业的资源瓶颈。

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自主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难题。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主要依靠自主创业打工积累的资金。

银行贷款难、融资难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最大羁绊。

其次是人才短缺。

不少返乡自主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办企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又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来为自己的企业服务。

3.缺乏一个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高效服务的平台。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不仅要拥有比较成熟的项目,更需要有一个高起步的服务平台。

而目前农村乡镇开发的一些经济园区建设的标准不高,市场体系不完善,农村交通设施、信息化设备落后,农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较少,制约了其自主创业的发展空间,成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一大障碍 [3]。

4.自主创业环境不佳,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

首先在优惠政策上,许多地方认为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只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有的甚至不相信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能成功,支持仅仅停留在讲话上,缺少具体的政策措施。

三、对策建议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是一种创举,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自发形态,要从着眼于三农难题破解的高度,对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加以总结、组织、引导,并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1.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企业提供技能保障。

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它作为解决返乡民工再就业自主创业、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工作来抓,要建立完善返乡民工就业培训制度,使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真正成为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扩大就业渠道,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要实行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文化素质偏低、无专业技能、缺乏经营管理知识的返乡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可采取送科技下乡的技术讲座活动,实行技术能手“传、帮、带”等方式,向他们传授适用技术,利用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等国家培训项目,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他们就业自主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

2.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各种有利于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一是为返乡自主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政府可为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二是为返乡自主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

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自主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三是对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实行一定时期的税费减免。

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来对社会弱势群体自主创业进行税收减免、提供财政扶助与补贴,在信贷方面提供必须的担保以促进其发展壮大。

3.大力发展适应返乡农民工特点的自主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稳妥地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实施扶持行动。

鼓励、支持有自主创业能力、自主创业愿望、自主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能有自主创业的舞台。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免费享受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系列服务,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可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和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自主创业,允许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将置换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需要。

二是给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者以法律保障。

中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自主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

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

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创业环境。

地方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如简化农民工创业审批程序,减少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纠正一些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创企业的歧视态度,为创业活动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项目等。

在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 并能够真正落实。

譬如将返乡创业者作为招商引资对象,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在户口管理上,打破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体制性障碍,对返乡创业者实行“零门槛”准入政策,对“回流型”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为农民创业提供优惠的土地使用权等。

在信息服务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和对农民信息能力、信息意识的培养,乡(镇)政府要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在乡镇人口集中场所设立市场信息专栏, 及时告知创业农民工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农村与城市的供求信息,帮助创业者开拓市场,保证产品适销对路。

5.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返乡农民工就业自主创业提供舆论保障。

抓好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宣传引导,有利于促进社会对返乡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返乡农民工的理解和支持,促使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社会稳定。

为此,各级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推介一批返乡农民工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呼吁社会关注返乡农民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引导返乡农民工尽快由“打工者”向“自主创业者”的角色转换。

同时,对农村中涌现出的返乡自主创业成功典型和有影响力的农村经纪人进行大力表彰,使他们在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有文,增强他们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以带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

此外,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也要结合自身沟通广泛、号召力强的特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搞好宣传引导,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社会调查、印发乡情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本地区发展优势和优惠政策,营造“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自主创业者”的社会新观念,为广大返乡农民工就业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海英.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的机遇[EB/OL].三农中国网,2009—07.   [2]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N].人民日报,2009—02—08.   [3]柯健.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