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

花双莲 穆 毅 贺 丽。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关键性的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资本,具有价值创造功能。

成为生产要素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可以物化为制度、资本品、文字载体,成为相对静态的东西,也可以内含于人身上,从而随人力资源流动而流动。

知识可以分为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普通知识,如常识、对企业价值创造没有帮助的一般知识。天气预报的相关原理就是知识,但对于一般企业就没有用处。专业知识指的是对企业价值创造有帮助的专门知识,如某种管理经验、某个知识产权等等。我们在企业的框架范围内探讨知识,指的是“专业知识”。

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知识”是企业生产和交易所必须从市场上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包含购买知识产权、引进管理经验、聘请经济咨询、委托价值评估和购买经济决策等。知识不同于技术,其与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生产行为的作用方式不同。技术是对生产(如制造新产品、改变新工艺)有直接作用的,它的作用直接表现在生产这一具体行为上;而知识生产的作用则是间接的,它可以通过改进生产管理过程、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改善经营流程、制定适合的战略计划、进行卓越的制度建设、改善组织结构等方式促进生产

在现行条件下,知识资源满足成为生产要素的条件,因为:首先,知识可以在市场上被作为商品进行等价交换,如知识产权的转让、购买管理咨询服务、购买价值评估服务等。其次,基于广泛的市场需求已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产业。再次,它具有清晰明确的产权。

成为资本

为谋求未来企业价值增值目的,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企业中就成为知识资本

加尔布雷思是提出“知识资本”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而斯图尔特作为知识资本的大力推动者则认为:知识资本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忠诚度,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动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知识资本。埃德文森和沙利文则认为:知识资本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李心合认为:知识资本是以知识、信息、技术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以看出,在上述专家的观点中,知识资本是泛化概念,外延很大,不仅包括人力资本,而且包括其他资本。随着人们对知识资本的认识能力越来越强,有必要理清知识资本的边界。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属于综合性价值管理这一本质特征,2003年,罗福凯提出了要素资本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人力资本财务资本、实物资产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等六种要素资本之和,应是企业资本总额,各种要素资本的数量构成及其各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关系即为资本结构。要素资本价值及其增值之和就是企业财务价值,它是企业全部生产要素及其生产成果的市场公允价值亦即企业价值。基于要素资本假说的知识资本是具体化的概念,不包括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本

虽然存在看法上的不一致,但学者们对于知识资本是传统资本的扩充这一点是认同的。知识资本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要素资本的形式,在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价值创造功能。

在不同工业化时期,每种要素资本被重点需求的程度不同,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经济发展、企业经营主要靠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设备资本;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信息凸显出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其实,知识资本在任何时期都是重要的,因为无论在哪个时期,知识都能够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生产率,改变各要素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催生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价值创造功能。

知识资本价值创造功能得到了企业实务界的认可。如《华为公司基本法》第十六条所述“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这里所描述的“资本”显然是财务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概念,而描述的“知识”则是知识资本的表达。华为公司把人们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效用及其预期,作为可转化为资本知识来对待。虽然《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表述不够严谨,但从中我们还是能看出华为公司知识创造价值功能的肯定。

华为公司价值创造排序中,普通劳动被排在对价值创造贡献的第一位,因此对其回报也同样放在第一位,但是,它只限于第一次分配的范围,而且其回报的价值量有上限,要受制于行业的工资水平和国家政策的允许限度。知识知识劳动排序第二,实质上却能横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也就是说,知识不仅拥有对必要劳动创造价值的索偿权,而且拥有对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可以看出华为对资本的理解是广义的,已经超出了现有财务报表所揭示的资本范畴。

研究的三个难题。

目前,由于技术手段、观念和研究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对知识资本的研究存在以下三个研究难题:。

1知识资本的计量困难。与会计上“资本”概念对应,投入企业资本会形成企业资产。无论是资本还是资产都要有合适的计量手段和方法,使其价值保有和增值过程“量化”,将其信息反馈给使用者。但由于知识资本自身的特殊性,如对管理经验、运营流程、企业文化等的计量估价就很难。

2知识资本结构难辨析。1997年,T·Stewart将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三者称之为知识资本的“H—S—C”结构。知识资本不像物质资本财务资本等传统资本,可以归纳出明显的结构特征,如流动、非流动的特征;由于本身的特殊性,知识资本资本结构较难辨析。很难从统一的角度对门类繁琐、形式不一的具体知识进行结构分析,如管理经验、运营流程、企业文化等。

3知识资本参与企业价值分享难操作。知识资本的所有者作为产权主体未必是确定的,或者虽然主体明确,但是将知识资本投入企业的行为可能是不连续、没有规律的,这样会给知识资本参与价值分享带来操作上的困难。譬如企业文化的产权主体应该是企业集体,知识产权拥有者是具体的个人或组织,这两类知识资本价值分享主体容易确定;但管理经验的提供者就很难具体到某个主体,再如经济咨询和价值评估的提供者,他们投入知识资本的行为往往是间断的、不连续的,知识资本带来的价值增值可能是明确而具体的,但却很难准确地在这些知识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相关价值创造额。

如前所述,上述研究难题是由于技术手段、观念和研究力量等原因造成的,只要致力于提高这些方面,就会取得合理解答。解决了这几个难题,也就破解了知识资本的研究壁垒。

(本文研究课题,受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项目(编号:2009AZZ061)和青岛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100203)资助。作者花双莲系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博士生、山东科技大学讲师,穆毅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贺丽供职于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资本知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