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不过是电商对实体店的一场“新骗局”?

京东阿里拿出那么多钱,甘心做二股东的目的是什么? 下载论文网   实体店的全渠道变革之路在哪里?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想说说一直以来的一个疑惑:   卖白菜的为什么到全世界去说卖猪,难道真的因为互联网是一头很会拱白菜的猪?   凭什么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   这些适合资本市场讲故事的互联网逻辑,真的适合实体店吗?   中国的实体店一直以来,包括现在,依然是零售业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九成江山的天下;实体店渠道商业形态也是非常多样,而且随着这几年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业态创新和突破性的颠覆在实体店渠道涌现,被热议的百盛优客、名创优品、苏州诚品等等,都是实体店业态创新的新模范。

为什么一定要对实体店去说全渠道呢?难道是实体店这个拥有丰富多彩场景和体验模式的渠道真的失去未来了吗?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肯定不会认同互联网实体店这两个渠道之间存在谁打败谁的问题。

商业的未来,肯定不会支持实体店固守陈旧的买卖商品的思维,也不会赞同互联网可以彻底击穿实体店赖以生存的“消费者”与“供应链”的生态命脉。

这几年经济一直处于低迷,春节回到自认为经济发达的富饶江南,在城市中心看到大量关门倒闭的街铺,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实体店真的不行了吗?   这几年商业领域非常热闹,争议性的话题越来越尖锐,互联网实体店的口水仗也是越来越没有底线,实体店的“动物世界”和互联网的“动物世界”已然展开了捉对厮杀――每一次促销都是一场大戏,让中国的消费者过足了购物瘾,也确实没有人去管“泡泡吹的”已经无限大到即将破灭的危险。

O2O概念,很显然是互联网忽悠实体店的一场“大骗局”,以至于实体店互联网很多超级大佬之间展开了一场场“互抱大腿”的运动。

然而,结果又如何?   似乎全渠道模式的探索已经突破了线上企业和线下企业之间的一条“鸿沟”,而我却在想:对于安分守己的实体店阵营而言,全渠道是否又是电商实体店的一场“新骗局”?   看看“腾百万”合作快两年了,至今未有实际项目落地,飞凡平台也没有看到腾讯百度的身影;而更早在2013年5月开始的阿里银泰合作,收效甚微;2015年一度火爆的阿里苏宁合作,也仅仅只让我们看到了一场针对京东的促销和公关闹剧;还有京东永辉的股权合作到底让双方得到了什么?诚意合作?还是各怀鬼胎?   实际上,线上企业想改造线下企业的难度巨大,但往往这种合作里,线上企业又想占据主动地位,相对强势,这对整合融并来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现在情况又变复杂了。

永辉是得到了京东投资入股,成为核心股东,而阿里苏宁是相互持股,阿里更是高达20%,虽然也只是核心股东,但是意义完全不一样。

虽然整合不易,但是看得出阿里苏宁态度更坚决。

不过,这还是会有一个“二次博弈”的过程。

我相信线上企业不会甘心成为“二股东”,线下企业也不会拱手让出控制权――永辉若因信息化交出本地供应链及本地客群数据,会比较被动;苏宁信息化不差,和阿里博弈应该会比较激烈。

京东阿里连续拿出大资本来获取线下零售商的股权,这说明线上企业也逐渐认同其扩展受限于零售商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客群和本地化物流的控制。

再加之,目前零售的区域代理销售模式的利益链暂时无法改变,实体零售商的壁垒还是存在。

由此看,京东阿里的所为:一是打击实体店的信心,瓦解实体店联合阵营;二是和实体零售大佬合作,试水掌控本地化资源。

而这才是实体店未来面临线上竞争的最大挑战――因为自己没有信息化和数据化的能力,把自己无比巨大的隐形资产拱手让人,实体店一方被逐步蚕食的风险非常大。

本人揣测京东阿里拿出那么多钱,甘心做二股东的目的是什么?   想来想去,只有这一点:利用已经成型的全国平台的资本优势,逐步吞并诸侯。

否则,何为?为实体店零售业发展做善事?只能呵呵了。

毫无疑问,这些大佬合作事件的发生已经在改变着中国零售业的格局――将以前线上线下两个阵营博弈的局面颠覆,以往看似“老死不相往来”的事情已经不再可能了,实体店阵营中互联网企业的跟随者会越来越多,一类是厌倦实体商业拱手让出控制权的,一类是野心勃勃与虎谋皮的,还有一类是逐渐走出观望最终选择“站队”的。

也就是说,全渠道这个问题对于实体店而言,确实已经无法回避。

渠道的核心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谈实体店的全渠道变革之前,还需要厘清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不解决商业发展的本质,何以谈全渠道?   对于实体店而言,最初支撑商业发展的本质是商品买卖关系。

渠道固然好,可以线上线下多渠道向消费者推广和销售。

可是,实体零售商仅仅只是一个渠道而已,并没有掌握供应链

虽然也有很多零售商在推进自营品牌的建设和原产地采购能力的提升,但是因为“买手”“卖手”专业能力和操作经验的欠缺,在实体店自营模式上折戟的零售商不在少数。

在中国,零售商自营比例能在5%以上,已经属于非常优秀。

而在欧美,高达50%以上的自营比例让人惊叹。

中国历来的区域代理的供应链模式,短期内怎能改变?零售商对于原产地商品的控制权实在少得可怜。

没有自营或原产地采购能力,实体店渠道哪里有定价权和疯狂补贴促销的能力?   好消息是,实体店商业发展本质已经从商品经营在向顾客经营转变,商业形态推陈出新,让行业重新充满生机,然后路漫漫其修远兮。

有未来,非坦途。

2.实体店的业绩低迷真的来自电商冲击?   实体零售企业要看到,自身和互联网平台存在差异: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