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对策建议

探究常态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对策建议。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发展面临从未有过的困难和挑战,国有企业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存在审计范围不全、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审计内容单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为了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审计监督机制。综上,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既是适应新常态和践行新理念的要求,也是发挥国家审计治理价值的内在要求。   二、新常态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   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审计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的新问题、新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提出新的现实需求。   (一)强化国家宏观思维、市场思维和法治思维,保障宏观政策、公司治理等目标的协同实现   适应并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转变指导国有企业审计的理念,强化宏观思维、市场思维、法制思维,必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和政策体系,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推动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转型提质增效,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   (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就是将服务对象和监督重点各不相同审计主体, 通过审计目标的相互协调、职责范围的合理调整, 审本文由收集整理计方式的相互配合, 以及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 使其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审计监督体系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是在现有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基础上, 按照充分必要原则对审计主体进行适当精简合并,消除一些与其他审计监督主体职责相近、范围重叠的审计主体, 强化一些能够发挥特定监督作用的主体。同时打破现有审计主体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构建方式, 明确各审计监督主体的基本职责和监督范围, 加强审计主体间的相互配合, 以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三、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对策建议   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实现监督全覆盖和提高监督效能,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调整国有企业审计的宏观审计目标   深化国有企业审计,需要针对国企改革中的重大风险,调整宏观审计目标,开展四種类型的国有企业审计,分别是改革审计目标、经营性审计目标、监管性审计目标、责任性审计目标。   (二)扩大国有企业审计监督覆盖面 ,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   首先,要依法制定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标准,其次是扩大国家审计监督范围,应对公共资金、 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实行审计全覆盖。   (三)改革国有企业审计的组织模式   坚持以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审计类型,与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核查相结合,以审计调查的形式组织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四)畅通国有企业审计成果的利用渠道   以审计报告的形式提供审计成果给相关部门,以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告国有企业审计结果,借助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量,共同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五)创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绩效审计   创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绩效审计,根据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应注重对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资本经营回报率、社会贡献率、国有股东价值等多维度的综合绩效审计。并根据需要,对影响国有资本价值和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因素进行延伸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   四、结束语   国家审计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直接监督完善国有企业审计,既是适应新常态和践行新理念的要求,也是发挥国家审计治理价值的内在要求,更是助推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以及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提出调整国有企业审计的宏观审计目标、扩大国有企业审计监督覆盖面、改革国有企业审计的组织模式、畅通国有企业审计成果的利用渠道、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等一系列深化国有企业审计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审计。总之,加强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的工作,一般都要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法规、加强监管等措施来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