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职院_论西部地区高职院MIS建设

(贵州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MIS)在高职建设中具有越来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西部落后地区高职院MIS建设的现况,对西部落后地区高职院MIS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MIS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MIS建设   1 MIS的概念发展    1.1 MIS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教育管理借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和方法,衍生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MIS)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界定。

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EMIS是在教学和教育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1.2 MIS的发展历史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蒙就提出了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概念,1970年瓦尔特・肯尼万明确定义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随着以PC机、和其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继产生和迅猛发展,使全世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信息产业革命,开始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90年代起西部地区高职院也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

2 当前西部地区高职院MIS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2.1 西部地区高职院MIS建设的意义    (1)MIS建设显著缩小了西部地区高职院与先进地区职院的差距;(2)推动了西部地区高职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3)MIS建设能大大改善西部地区高职院人才培养环境,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4)西部地区高职院科研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5)丰富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园文化生活;(6)为本地区信息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7)MIS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

2.2 西部地区高职院MIS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西部地区高职院的管理理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方式是静态和线性的封闭管理

MIS在西部高职院中的使用情况不理想,存在系统适用性差、信息共享度不高、开发维护困难等问题。

西部地区高职院要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需要加强MIS的建设,促进管理模式和观念的转变。

(1)西部地区高职校园网已经普及,但资源利用率低。

从2001年教育部组织实施的“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有利地促进了西部地区高职校园网建设,但从校园网发展现状来看,西部地区高职院的校园网主要发布介绍性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校园网的设备档次低、数量少;网络覆盖面低;校园网的应用水平较低;与CERNET联网速率太低;人才严重不足,网络维护水平较低等。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虽然配备,但是信息共享水平低下。

校园网上的管理信息零散地分布在校园网的各个部门栏目中,既没有统一的管理,也不能及时反映教育管理的动态信息,不能满足高职管理的需要。

西部地区高职院在MIS建设中,还存在着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自身的特色,例如本院校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员素质等进行MIS建设

(3)MIS体制建设不完善。

西部地区高职院的MIS一般由网络中心(中心机房)、信息中心和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组成,网络中心一般负责网络的设计开发、布线,基础设施的配置、系统运行的测试,以及系统维护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责权利分离,MIS体制建设不完善,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的经验和认识不足,对MIS的整体化、系统化无法充分领会。

3 西部地区高职院MIS建设的策略    首先,西部地区高职院在MIS建设中,要始终遵循以下八条基本原则:根据需求统一规划,以最大效益为目的分类进行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验收;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遵循开放性和标准化的原则。

其次,西部地区高职院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对校园网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切实落实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规范统一管理,加强安全保障,确保经费投入,提高校园网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校园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本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实际需要。

总之,西部地区高职院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本院的实际需求出发,大力开发各种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各种网络应用,切实提高应用水平,推动本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华梅.李一军.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与展望[J].运筹与管理,2004,13(6):1�5.   [2]薛成华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次访问